曹春雷
與知己對飲,是一件樂事,何況是在安靜的春夜,何況是在山野間。(開篇簡潔明了,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主要事件)
這位知己其實是我的高中同學(xué),高考沒有考上,回家承包了一片地,種地之余,養(yǎng)起了魚,喂起了豬,種起了果樹。幾次同學(xué)聚會,別人都是開車來的,唯獨他是從鄉(xiāng)下坐公交車來的。吃飯時,同學(xué)們都勸他到城里來,依他的才能,找份好工作是沒問題的。他微笑著搖搖頭,說習(xí)慣了在鄉(xiāng)下生活。(介紹這位同學(xué)的基本情況,為下文情節(jié)展開做鋪墊)
這位同學(xué)寫得一手好文章,身在鄉(xiāng)下,一篇篇美文卻不斷出現(xiàn)在國內(nèi)很多報刊上。我讀過許多,很喜歡。他的文字質(zhì)樸,但很有靈氣,帶著泥土的氣息,有著山泉水的味道。在他的筆下,一草一木都具有了情感,都能與他對話。讀得多了,我便想去他的家鄉(xiāng)看一看,近距離接觸一下他描寫的那些事物。
于是便來了。村子很僻靜,臥在山的腳下。林木茂密,迎春花正開得燦爛。溪水潺潺,如果不嫌涼,俯下身喝一口,感覺比城里的礦泉水要甜得多。走在哪里都能聽得見鳥鳴,那些鳥時不時從頭頂飛過,有一些我都叫不上名字來。同學(xué)的房子在村外,在一片野地上。房前有個水庫,碧波粼粼,有幾只野鴨在逡巡。水庫邊,有蘋果樹、桃樹、梨樹,還有核桃樹、櫻桃樹。房后是一片楊樹林,幾個雀巢掛在樹頂上,突兀而鮮明。(到了這位同學(xué)的家,仿佛到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那一夜,我們喝的是葡萄酒,他自己釀的;葡萄呢,也是自己在房前種的。那酒喝起來酸酸甜甜,很有味道。起初,我們是在屋里喝的。外面的月光可能是被酒香吸引了,從窗子里擠了進來,照在我身上。我提議去外面喝,咱也來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月光下喝酒,應(yīng)該是別有一番滋味吧。(運用擬人手法來描寫月光,不僅生動形象,還富有動感,一個“擠”字用得極妙)
于是,房前擺上了小桌,我們對飲。桌上的鮮魚,是我們白天在水庫里釣上來的。菠菜呢,是同學(xué)在房前種的,豆腐也是他媳婦自己做的。有幾道叫不上名字但吃起來很香的野菜,也是去年在田野上采了,然后曬干留存起來的。
我們喝酒,用的是小碗,粗瓷的那種,你一碗我一碗。野草的氣息幽幽地襲來,使酒香更香。山雞在“咯咯”地叫,好像就在不遠(yuǎn)處。房后樹林里的喜鵲“喳喳”叫了一下,像是夢囈。沒有院墻,能聽得見水庫里的魚跳起來,再“嘩”地一下躍入水中。順聲望去,調(diào)皮的魚兒將水里的月亮打碎了,水面上一片銀光粼粼。
我突然發(fā)現(xiàn),被打碎的月亮居然跑到我們碗里來了,我倆碗里,都有一個。我驚奇于這個發(fā)現(xiàn)。我說,我們捧著的不是酒,而是一碗月亮?。。ㄍㄟ^側(cè)面描寫進行烘托,使這次對飲別有一番情趣)
那一晚,我們喝了多少個月亮呢?忘記了,反正是一碗又一碗。只記得,每一碗里的月亮,都很圓,很亮,很美。(結(jié)尾含蓄,借月亮之美來暗示人美,耐人尋味)
(選自《潮州日報》2019年8月5日,有刪改)
同學(xué)們都在城里打拼,同學(xué)卻守在農(nóng)村,獨享一份樂趣。人生有很多種活法,而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文中,作者先通過對比來寫同學(xué)的境況,再通過“走進村子”去感受他的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一幅絕美的田園風(fēng)景畫。在寫法上,作者平鋪直敘卻又巧用修辭手法,使文章時不時地跳躍起來。魚兒把月亮打碎,月亮又跑到了碗里,如此形象的描寫既有動感,又富有詩情畫意。而且,作者還借“一碗月亮”來寫他的人生很圓、很亮、很美,給人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