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文通中學鐳釙化學社成立于2014年10月,致力于讓不懂化學的人了解化學,讓了解化學的人熱愛化學,培養(yǎng)“突破自我、勇于擔當、敢于實踐、不畏困難”的化學人。社員們流連于豐富多彩而充滿挑戰(zhàn)的化學實驗,為知曉原理而興奮,為實驗成功而驚呼,一張張青春的笑臉上蕩漾著求知探索后的滿足。下面,讓我們通過鐳釙化學社社員的一個個小實驗來領略化學的魅力!
這次鐳釙化學社活動的主題是“尋找自信”。該主題以“燒不壞的手帕”為實驗載體,全員參與。老師鼓勵大家克服心理障礙,勇敢完成實驗。
我作為社長,義不容辭地第一個上臺做實驗。小伙伴張思范為我配制了比例為2∶1的酒精和水的“魔法水”。我先將手帕完全用“魔法水”浸泡,再將其擰干,接著雙手用坩堝鉗夾持好手帕,將手帕移到燃著的酒精燈旁。這時,我的內心有些緊張。等手帕點燃后,我將它移至旁邊,并抖動起來,燃起一陣陣大火。我感受到了它釋放出的巨大熱量,擔心會燒到自己,所以一開始不敢抖。后來,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我放心大膽地抖了起來,完美地完成了實驗,為大家?guī)Я撕妙^。只要掌握實驗原理,知曉實驗要點,連最膽小的女生也能順利完成實驗。實驗后,我明白了我們要相信自己,做一個自信的人!
——九(4)班 胥 佳
我和小伙伴一起完成了系列氣球實驗。先由龔倩倩做氣球變大后又恢復原狀的實驗,再由靖文輝做氣球一直大著的實驗,最后由我做氣球先變大后變小的實驗。其實原理是這樣的:瓶里原本裝的是二氧化碳,用注射器推進氫氧化鈉溶液,使之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瓶內壓強變小,氣球變大;后又推入稀鹽酸,再次生成二氧化碳,氣球又變小。只要依次做實驗,氣球可大、小、大、小循環(huán)變化,就像注射器抽出氣體,推進氣體一樣,原理是相通的。
當我們將這些小實驗展示給爸爸媽媽看時,他們也會享受到實驗帶來的樂趣。我想在那個時刻,他們也許忘記了生活的煩惱,并且深深地為我們感到自豪。
此次實驗是由兩個班互不認識的同學一起完成的。在彼此并不熟悉的情況下,就更需要團隊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值得驕傲的是我們成功了!
——九(20)班 張昊雯
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它的發(fā)展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雖然化學不是我最擅長的學科,但是懷揣著對化學的熱愛,帶著老師和同學的期待,我登上了化學的舞臺,用伴我多年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書法,開啟了屬于我的化學之門。我以碳酸鈉溶液為墨,書寫“無字天書”,后經老師的神奇之手噴出無色酚酞試液,呈現(xiàn)出“靜等花開花自開,加油文通人!”的紅色書法大字。看到現(xiàn)場觀眾驚呆的模樣,我非常自豪!我明白,揮灑著的不只是筆墨,還有化學的魅力?;瘜W成就了更好的我!
——九(20)班 王碧珺
寒假期間,我完成了4個家庭小實驗:
1.降溫結晶(熱水溶解白糖,配成熱飽和溶液,冷卻)。
2.蒸發(fā)結晶(鍋里加少量食鹽、少量水,溶解,開火蒸發(fā)水)。
3.冷水溶解白糖,有固體殘留,將其轉化為不飽和溶液(使用微波爐加熱)。
4.乳化現(xiàn)象(用熱水加洗潔精洗碗)。
我平時動手能力稍差,為了安全,父母與我共同完成實驗。實驗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失誤,但我們一家人通力合作,還是順利完成了實驗。經過此次實驗,我們一家人的關系更和睦了,父母也增長了知識,同時,我對這部分知識點掌握得更牢,理解更深了,尤其對于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相互轉化的方法及乳化現(xiàn)象等比較抽象的知識有了實際體驗!
——九(1)班 劉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