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珊
作為家長,在這個超長待家的假期里,大都經(jīng)歷了興奮陪伴、斗智斗勇、憤怒巔峰、無奈將就、盼望開園……這樣一個反復不定、惶恐焦慮的過程。
好在疫情穩(wěn)定,開園有望,很多省市都開始發(fā)布相關開園通知,家長均可自愿選擇幼兒是否到園。
但是,家長們以為曙光將臨,自己就可以功成身退了嗎?
開園在即,以下三點,可不是家長以為的真相。
由于假期漫長,此次開園,小班孩子也許會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分離焦慮,中、大班孩子也會出現(xiàn)入園適應問題,對老師和小伙伴有所生疏,離開家人感到不安。
入園適應的工作應該由家長在家中提前準備,包括在心理上讓孩子去接受,在能力上(自理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讓孩子感到能夠勝任等。
習慣是行為不斷重復而養(yǎng)成的。一個動作、一種行為重復N次就會成為習慣。重復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
這個假期足夠長,如果期間家長對孩子較為縱容,則足以毀掉前面一個或幾個學期養(yǎng)成的好習慣。
在孩子的習慣培養(yǎng)上,不論是學習習慣,還是生活衛(wèi)生習慣,家庭和幼兒園必須一致,才能見證到時間的力量,擁有好習慣的孩子,即擁有了最強大的學習力。
最好的老師是父母,最好的學校是家庭!
孩子的習慣、意志、心態(tài),都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家庭教育不到位,幼兒園教育做得再好也無濟于事。
教育,從來不是哪一方孤軍奮戰(zhàn),也不能完全期待幼兒園教育對孩子的改變。
因為,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家長才是孩子的未來。家庭教育發(fā)揮主力功效,幼兒園的教育才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那么,負責任的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全家人舉行一場家庭會議,跟孩子一起回顧長假的原因,為什么這么久不能去幼兒園,再認真地和孩子談談開學,病毒已經(jīng)被打敗,所有人都要回歸正常的生活,爸爸媽媽要回到工作崗位,孩子都要回到幼兒園,讓孩子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把假期中孩子過度使用的電子產(chǎn)品,進行一次大清理,由父母保管,并定好限時玩耍的時間。
因為孩子與大人的作息不同步,所以督促孩子早起早睡一直是假期里最難辦到的事。
開園的一段時間,本來孩子對入園就存在一定的心理適應過程,會產(chǎn)生焦慮,早上叫醒孩子一定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用一個起床游戲愉快喚醒吧,用哈哈一笑的溫馨,給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消除入園焦慮。
父母下班到家,放下手機,陪伴孩子一起玩耍半小時。即使開園后孩子不像一個人在家那么寂寞,可是爸爸媽媽全身心的關注,是誰也代替不了的。
為了拉近親子關系,可以每天來一個“一分鐘傾聽、一分鐘贊美、一分鐘鼓勵、一分鐘矯正”,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就贊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就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