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月芳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作為一名新時代教師,要緊跟時代,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移動端等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建智慧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學習。
“智慧云平臺”是我市為全體師生創(chuàng)建的智慧學習環(huán)境。這一平臺,為老師們提供了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供大家共享、借鑒,獲得更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可以讓老師們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提高教師備課的效率,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質量。這一平臺有電腦版、移動版APP“人人通空間”,每一位教師、學生、家長都有賬號及密碼,操作起來也非常方便。
“智慧云平臺”的優(yōu)勢
實現(xiàn)家校幫資源向空間網盤云同步
教師可多渠道快速收集任何感興趣的資源,并進行標簽化管理。在實現(xiàn)自己碎片化知識管理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手機移動版將資源一鍵發(fā)送給學生、一鍵分享給同事、課堂一鍵投送到電子白板。
能打造輕松互動的課堂教學
教師所制作的課件上傳至教學助手后,此時的課件不用 U盤拷貝,不用上傳 FTP,在“智慧云平臺”上也不會丟,只要在同一網絡下可以直接使用。通過手機移動版 APP“人人通空間”中的工作平臺“移動講臺”開始授課。教師也可隨時離開固定講臺,移步到學生中間,通過手機便捷控制電子白板的上課內容,一邊教學一邊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讓教學過程更輕松、流暢和高效。
促學習更高效
提供多方的實時的溝通,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況設計的練習,如課前導學、課中檢測、課后練習,隨時隨地,老師可以輕松布置和批閱作業(yè);學生可以線下完成作業(yè)和預習,并通過拍照、錄音等方式提交老師;家長可以輕松查看孩子作業(yè)和老師點評,時刻關注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智慧云平臺”為學校與家庭構建了一個綠色安全、即時交互的家校溝通工具,搭建家庭與學校、家長與老師溝通的橋梁,最終實現(xiàn)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協(xié)同教育。
“智慧云平臺”的實踐
筆者充分利用“智慧云平臺”上教育教學資源,在平臺的教學助手中上進行教案設計、課件制作、習題設計等,在平臺上組織學生預習、上課、互動、檢測、展示等,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學習,學有自主,學有互動,學得高效。
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前置作業(yè),教師把握起點
課前,教師在智慧云平臺上發(fā)布學習資料、前置性作業(yè),布置學生對即將學習的課文進行預習;學生登陸智慧云平臺,進入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進行自主學習,并完成前置性作業(yè)、提交作業(yè);教師在上課前對學生作業(yè)進行批閱、點評,充分把握學的起點,掌握學情,為接下來的教做到心中有學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寒假,一個特殊的時期,家長們、孩子們、老師們足不出戶,為國家疫情防控做貢獻。開學通知遲遲未來,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在全國各地被落實,我們市也開始了多形式的線上教學。線上教學,學生根據導學單自主學習,上課時間短,家長時有時無的督促,會造成學生之間的差距更大。作為老師,該如何為線上教學保駕護航呢?如何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呢?智慧云平臺充分發(fā)揮了它的作用。延遲開學期間,教材還沒來得及下發(fā)到每一個孩子手里。我提前到學校領取語文書,在語文書上先標好自然段、劃好重點的詞語。同時,將課文拍照,上傳到“智慧云平臺”中的教材資源中,供孩子們提前下載,進行課文的朗讀、字詞的書寫、詞語的理解、層次的厘清。同時,精心挑選優(yōu)質資源“預課”推薦給學生,指導學生開展自主預習,做好預習筆記。最后以拍照提交呈現(xiàn)預習作業(yè)成果,教師提前批改、反饋。這樣的預習,是充分的,是有備而來的,學生的在線教學才能學得信心十足。
師生互動學習,及時檢測反饋,提高學習效率
上課前,教師將所有的上課資源上傳至“智慧云平臺”,包括課件、文字、圖片、音頻、習題等。課堂上,教師充分利用“智慧云平臺”與學生開展課堂活動,教師 ipad與學生 ipad自動同步,便于學生操作;教師可以按需推送資源至學生 ipad的上,學生可以更精準地搜索、瀏覽與課文有關的素材,助于對文本的感悟;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內的另外六塊大屏幕,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屏幕上共同學習,互幫互助,完成學習任務。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平臺進行當堂檢測,檢測結果與分析也會同時呈現(xiàn),及時地反饋有助于教師調整教學方案,對學生進行差異輔導。課后,教師可以對本課學生的易錯題進行再次講解,錄制成微課,上傳至“智慧云平臺”,學生可以進入平臺進行反復學習,直至弄懂為止。
設計實踐作業(yè),建立成長檔案,培養(yǎng)綜合能力
課外的學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教師充分利用“智慧云平臺”,設計一些有趣的具有實踐意義的作業(yè),將學習成果發(fā)布在智慧云平臺的個人空間里,建立屬于自己的個人成長檔案,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能力。如,植物種植,記錄觀察日記。學生在種植過程中,由家長拍攝種植、觀察時候的照片,也可以學生自己拍照記錄植物生長的照片,同時記錄每天的觀察所見、所感,把這些照片、文字及時上傳個人的成長空間中。又如,記錄自己的閱讀過程,學生每天自主閱讀,進行 4+2(4個成語 2句優(yōu)美語段)的讀書筆記摘抄,或朗讀微視頻的錄制,或撰寫讀書感言。同時,進行閱讀打卡習慣的養(yǎng)成,可以上傳筆記照片,也可以上傳朗讀微視頻,還可以上傳讀書感言。
在“智慧云平臺”這一智慧學習環(huán)境中,教師是促進者、合作者、引導者、組織者,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的學習是自主、合作、探究、愉悅的過程。
(太倉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