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粥放涼之后比剛剛熬好時會稠很多,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用來熬粥的原料,像大米、綠豆、玉米等都含有大量淀粉。在溫度較低時,淀粉顆粒的分子之間引力很大,排列得很緊密,所以就算你把煮粥的原料放進冷水里,它們也不會化開。
但熬粥時,水分子受熱,獲得很強的運動能力,然后進入淀粉顆粒將其破壞,淀粉分子便跑了出來。淀粉分子遇到水后,漸漸溶解,形成淀粉膠體溶液。待溫度下降,粥漸漸涼下來后,水的運動能力減弱,淀粉分子之間的引力慢慢恢復,淀粉凝膠就變得又緊又密,所以粥涼了以后會變稠。
石頭一般都是非常堅硬的,但自然界中,存在一種軟軟的石頭,叫作滑石。滑石“石”如其名,摸起來滑滑的、潤潤的,特別柔軟,甚至可以當作粉筆來寫字。
為什么滑石軟軟的呢?因為滑石是層狀的晶體結(jié)構(gòu),一層一層的,受到壓力之后,特別容易裂成薄片。這種特殊的結(jié)構(gòu),讓滑石非常柔軟,摸起來滑膩膩的。
軟軟的滑石可不簡單,我們常用的爽身粉、痱子粉里大多含有滑石粉,滑石粉會讓你的皮膚變得細膩潤滑,還能防紫外線呢!
我們常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不小心撞到胳膊肘,整個手臂會麻麻的。這是因為在我們的胳膊肘上,藏著一個叫作“尺神經(jīng)”的東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麻筋”。尺神經(jīng)像長長的線一樣,從我們的脖子出發(fā),經(jīng)過手臂,到達手掌。
尺神經(jīng)能傳達大腦的命令,指揮手臂彎曲或者伸直,還能將手上的感覺傳回大腦。胳膊肘外側(cè)的那部分尺神經(jīng)只靠皮膚和脂肪保護,一旦被撞到,它就會跟大腦“告狀”,讓我們感到胳膊又疼又麻。
一些植物葉片上會“飛”出帶病菌的小水滴,把病菌傳給別的植物,就像人打噴嚏一樣。
在疏水的植物葉子上,比如荷葉、小麥葉子等,水滴不易被葉片吸收。有時,兩顆水滴落在這樣的葉片上相碰時,會先推對方一下,然后緊緊地抱在一起,形成一顆大水滴。大水滴動來動去,擠到了葉片,又沒辦法被葉片吸收,就會被葉片彈起來。而這時,如果吹來一陣風,水滴就會被風帶著飛到旁邊的植物上,這樣一來,水滴所沾染的病菌,也會傳染給其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