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濱
10歲那年冬天,我和母親隨父親開始在縣城生活,我轉(zhuǎn)學到北牌小學上四年級。
班主任兼語文課老師姓鄭,本地人,個子瘦高,白凈臉,脾氣不太好。但是鄭老師課講得真好,很投入,神采飛揚、活靈活現(xiàn)的,有時講著講著還哭了起來,弄得底下唏噓一片。
這天是語文課,鄭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讓大家寫。我有點蒙,在村里上學時從來沒學過,也沒寫過。但我不敢對老師說我不會,就瞎寫吧。寫完后我在末尾留了幾句話:“老師,我不會寫作文,寫得不知對不對,請您指正?!毕抡n時,我忐忑地把作文本交到講臺上。
再上語文課的時候,鄭老師抱著一摞作文本上了講臺,說,這次作文寫得最好的,他頓了頓,眼光瞟向了我,手一指:“是這個新來的同學?!薄班А钡匾幌?,教室里所有的目光都朝我投來,我有些猝不及防,完全沒有想到,腦袋嗡的一聲,一張臉立刻漲得發(fā)燙,呆愣愣地手足無措。接下來,老師開始念我的作文,我的身體不停地顫抖,手心里汗津津的。老師念完了,說,還有呢,最后把我留下的幾句話也念了,引起哄堂大笑。
而今想來,這算是我第一次公開“發(fā)表”文章吧,盡管讀者只有四五十人。不管怎樣,從此我喜歡上了語文課,同學們也喜歡下課后主動找我玩了。
后來語文課一直是我的最愛。朗讀課文、解詞造句、分析段落大意、總結(jié)主題思想,這些環(huán)節(jié)對于有些同學來說可能枯燥乏味,對于我卻是津津有味。尤其是作文每被老師念一次,那一天便成了我快樂的節(jié)日。我還喜歡朗讀,朗讀是語文課的最大特點,沒有朗讀哪來的“朗朗讀書聲”?直到今天偶爾走到學校外面,聽到教室里傳出的整齊洪亮的讀書聲,我依然感覺十分親切。那聲音帶著稚氣,充滿朝氣,如銀瓶乍破,如珠落玉盤,如翠鳥初啼,不是天籟卻勝似天籟,是人間最美妙的樂音。
幾十年過去了,每當想起小學時候的語文課,想起鄭老師,我的心中總會盈滿溫馨。人的一生,有許多事情都是機緣巧合,有時一句話、一個人、一堂課,都有可能是點燃生命、照亮旅程的火種,值得一生去回憶,去珍惜。
彼岸花開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