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孝永
摘要:花生的栽培技術應用情況會直接影響到花生的品質以及產量,傳統(tǒng)的花生種植技術已不能適應現階段市場的需求,因此研究和推廣新型花生種植技術至關重要。本文對花生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簡要介紹,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花生;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
花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其脂肪含量為45%左右,蛋白質含量為30%左右,含糖量為20%左右。同時,花生中還含有硫胺素以及核黃素等多種維生素,食用花生有助于腦細胞發(fā)育,同時還具有增強記憶力的功效,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1 整地施肥
在進行花生種植之前,應該對種植土地進行選擇,保證土壤通透性。土地要深耕細耙,保證地勢平坦,這樣進行排灌操作的時候會更加方便。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應達到10克/公斤以上,土壤的pH值應該控制在6.5~7.5之間?;ㄉ容^適宜生茬,因此應該選擇2年以上未種植花生的生茬地進行耕種。
2 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
種植前進行品種選擇是花生栽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要盡量選擇適合種植地環(huán)境、優(yōu)質、高產、抗病蟲害能力強的花生品種,濰坊地區(qū)可以選擇濰花8號或者豐花1號,盡量不要選擇轉基因的花生品種。確定好種植品種后,要對種子進行處理。播種前15天,應該對花生進行剝殼,晾曬3天,剔除其中的暗黃粒以及病蟲粒。再用種植總質量0.4%的懸浮種衣劑進行包衣處理,用2.5%的甲殼素種衣肥進行包衣,每500毫升可以拌花生種25~35公斤。
3 播種與田間管理
播種時要求5厘米地溫要保持在15℃以上,壟距應該控制在80~90厘米,壟面的寬度應該控制在50~60厘米。操作時,先覆蓋地膜,之后進行打孔播種,然后蓋土,這樣更適合花生的分支以及開花結果。在進行花生田間管理時,幼苗期要注意及時處理雜草和子葉。花生發(fā)育的中期是花生吸取營養(yǎng)的關鍵階段,同時也是對其進行管理的關鍵階段,此時要注意遇旱澆水,防治病蟲害,保證花生的最終產量和品質。
4 花生病蟲害的防治
4.1 病害防治
花生的病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在褐斑病、黑斑病、枯斑病等病害發(fā)生初期可以考用50%的多菌靈溶液,或者用8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灑一次,連噴2~4次即可。在對病毒病進行防治時,發(fā)病初期可以考慮應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噴霧操作,每隔7天噴灑一次,連續(xù)噴灑2~4次即可。
4.2 蟲害防治
花生種植過程中還會受到蟲害的影響。對花生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影響最大的就是花生蚜蟲?;ㄉ料x不僅會吸食花生的汁液,同時也是病毒傳播的重要媒介??梢詰?0%的吡蟲啉可濕粉劑3000倍溶液來進行噴霧防治。地老虎會對花生苗的生長產生嚴重危害,會導致花生出現斷苗的情況,嚴重影響花生產量。因此應該從幼蟲期開始對其進行防治,可以用辛硫磷顆粒處理,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花生種植面積正在不斷擴大,其市場發(fā)展空間也在不斷擴大,提升花生的產量可以有效保證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因此應不斷對花生高產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方法進行深入研究,為花生產業(yè)的良性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