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宋詞對此多有表現(xiàn)。試觀《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其下闕云:“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該詞作于蘇軾密州知州任上,時值中秋佳節(jié),皓月當(dāng)空,詞人與胞弟蘇轍卻無緣得見,只能通過飲酒填詞抒發(fā)思念之情?!叭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以極平淡之語,道出千古共通之理,余韻悠長。末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則突破時間局限與空間阻隔,讓一輪皓月把“各在天一涯”的親人連結(jié)起來。此時,它已不再是簡單指代特定個體間的情愫,而是月映萬川,化作對天下離人的共同祝愿。
如果說前一詞作是講血濃于水的思念,那么,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則主要著眼于親人相處的日常?!懊╅艿托?,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倍潭虜?shù)語,一個溫馨的五口之家躍然紙上,老夫婦閱盡世事而感情彌篤,你一言我一語地交談著,大兒子在溪邊田地勞作,二兒子編織新的雞籠,最小的孩子臥在小溪邊上剝蓮蓬吃。安寧的田園,和諧的家庭,平靜的畫面,這正是最普遍卻也最珍貴的天倫樂趣與人間滋味。
友情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情感。自許“奉旨填詞柳三變”的柳永為人狂簡,“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但每逢夜深人靜,他也會輕吟“帝里風(fēng)光好,當(dāng)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遇當(dāng)歌對酒競留連”,感慨“別來迅景如梭,舊游似夢,煙水程何限。念名利,憔悴長縈絆。追往事、空慘愁顏”??磥恚襞c朋友共度的時光是柳永心中不多的美好回憶之一。
“太平宰相”晏殊詞作雍容,多寫閑雅情調(diào)與曠達(dá)懷抱,然一涉友人遠(yuǎn)行,則云“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只送平波遠(yuǎn)。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詞人毫不掩飾友人離去后的悵惘與孤獨,他那無盡的思念超越了時空的界限,誓將陪伴好友行遍天涯海角。
蘇軾一生多苦難而少歡愉,困頓之中,他愈加感受到友情的珍貴。觀其《臨江仙·送錢穆父》:“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碧K軾與錢穆父友誼甚篤,二人俱因貶謫四處播遷。詞人上闋稱贊朋友堅持道義與操守,像無波瀾的古井與有氣節(jié)的秋竹一般,這樣的推許又何嘗不是夫子自道。下闋寫二人乍聚還散,作者月夜送別友人,但他不作尋常離別語,而是拈出“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的夐絕宇宙意識,并云“我亦是行人”,以此消解惜別的傷感,使友人能對遠(yuǎn)行安之若素,同時也給詞作帶來含蘊無窮、情思未盡的美感。
宋詞是“愛情文學(xué)”的百花園?!皭鄣喇嬅忌顪\、入時無?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痹~人以細(xì)膩的筆觸勾勒出新婦的音容笑貌,這是詩詞里難得一見的婚后生活畫面;“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這是望眼欲穿的期盼;“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這是刻骨銘心的思念;“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此生不換的堅守;“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jié)”,這是勢要沖破現(xiàn)實阻撓的熾熱……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何謂矢志不渝的夢魂相守:“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边@首《江城子》千百年來廣為流傳,是因為它概括出某種人類共通的情感體驗,即刻骨銘心的相思、痛摧肝腸的離別與生死不渝的忠貞。這種“平靜的回憶”介入,使詞人的情感得以構(gòu)造與重塑,從而達(dá)到自我與社會的統(tǒng)一,從“小我”的情感走向人類“大我”。
宋詞中的家國情更是令人動容。安土重遷,古今所同,羈旅倦客晏幾道聽杜鵑啼鳴,恍惚間覺“聲聲只道不如歸”,惟惜“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人行千里,不忘根本,周邦彥處人生上升期,意氣風(fēng)發(fā),猶云“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眷懷鄉(xiāng)土之外,還有對祖國自然與人文景觀的由衷贊嘆。
試觀潘閬《酒泉子》云:“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卞X塘江大潮的盛況如在目前。
復(fù)觀柳永《望海潮》云:“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fēng)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fù)?。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痹~人以鳥瞰式的全景構(gòu)圖法,為我們徐徐展開一幅北宋王朝上升期的宏偉歷史畫卷?;蛱撝?,或?qū)崒?,然無不字句鏗鏘、縱橫捭闔,這幅國泰民安的盛世畫卷從此成為國人心中永遠(yuǎn)的美好印象,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為國家的繁榮、民族的昌盛砥礪奮進。
(摘自七一網(wǎng) 七一客戶端/《中國紀(jì)檢監(jiān)察報》 圖/劉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