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訊員 初旭 楊琳
中國沈酒集團總經理沈連是當?shù)爻雒摹肮孢_人”,作為瀘州市政協(xié)委員、敘永縣人大代表的她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履行職責,為推動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而不懈努力。沈連從山鄉(xiāng)中走出,這讓她十分熱心于家鄉(xiāng)的脫貧攻堅工作。在企業(yè)做大后,沈酒集團先后捐贈2000多萬元改造向林鎮(zhèn)公路、捐建異地扶貧集中安置點、修建學校、幫助敘永縣棟梁工程扶貧助學……在此之中,沈連承擔了集團大量具體的脫貧攻堅工作。
每當有人問及她熱心公益的原因,她總是笑著回答:“我是地道的山里人,產業(yè)布局家鄉(xiāng),助力脫貧攻堅,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希望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為實現(xiàn)‘中國夢’不遺余力!”
沈連自小家境困難,為盡快走出困境,她在大學畢業(yè)時在成都自謀職業(yè)做起了茶生意。幾年時間后,她就擁有了5家門市、10余名員工,已徹底告別了“貧窮”。2013年春天,沈連的叔叔——中國沈酒集團董事長沈鴻林,勸說她回家共同創(chuàng)業(yè)。要丟掉在成都已小有名氣的茶葉生意,對沈連來講,也不是一個輕易做得出的決定。
5月20日,蘆山突發(fā)地震,老百姓遭遇巨大損失。地震稍微平息,沈連赴蘆山看望,發(fā)現(xiàn)幾家茶農遭遇房屋倒塌、茶場傾覆、人員傷亡……一派慘不忍睹的景象,沈連默默地流淚,給予受災茶農最大限度慰問和幫助。這時,她深深地感受到了個人力量的微薄,“只有大事業(yè),才能對社會有大貢獻!”在敘永縣五老的引領和鼓舞下,沈連抱著這樣的信念,關掉成都的茶葉店毅然回瀘州向沈鴻林報到,加盟沈酒事業(yè)。
初來沈酒集團,沈連從一線做起,幾年后,優(yōu)秀的她在幾百號員工里脫穎而出,擔任了總經理職位。隨著企業(yè)發(fā)展,沈連負責的集團脫貧攻堅工作也越來越形式多樣化、合理化:為助力敘永培養(yǎng)職業(yè)型農民、技能型員工,沈酒集團投資上千萬元修建集培訓、食宿于一體的規(guī)范化培訓中心,截至目前已開展培訓27場,3016人次參訓。規(guī)劃建4萬畝高標準糯紅高粱種植基地,現(xiàn)已建成4000畝,免費為種植戶提供種子,聘請專家對其進行培訓指導,并以高于市價2—3倍的價格向種植戶收購,一線員工月薪3000元以上,為上千名農村貧困青年解決就業(yè);此外,多次組織農村青年實地參觀、交流學習。
大山里飛出的金鳳凰,這就是對沈連最好的詮釋,她從貧困山區(qū)走出,這讓她更加明白求學的不易。她說:“我是從大山里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農村孩子,深深地感悟到知識的重要性,希望能夠通過自身經歷和企業(yè)的力量幫助那些渴望知識、渴望成長的孩子。”多年來,她所在的中國沈酒集團捐資200萬元,在國定貧困縣敘永縣棉竹村修建“中國沈酒希望學校”,解決了周邊上百農戶子女“上學遠、就學難”的實際問題,讓愛心成為責任的啟迪。此外,中國沈酒集團還捐資50多萬元,為敘永縣6所中小學設立“三好學生”獎學金、資助棟梁工程扶貧助學公益事業(yè)等。沈連每逢過年過節(jié),都會去沈酒希望學校走一走、看一看,為孩子們帶上學習用具以及禮物,去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爭取早日為家鄉(xiāng)的建設貢獻力量。沈連說:“我愿意盡自己和企業(yè)的力量,更好地回報社會和父老鄉(xiāng)親,更多地關心祖國的下一代,在最好的時代,不負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