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第三卷里的《趙正書》,講秦始皇臨終前,傳位給小兒子胡亥。這和流行的說法,自然很不同?!妒酚洝氛f,秦始皇是傳位給公子扶蘇的,但是遺詔被趙高串通李斯給改了,這才由胡亥即位。
老實說,《史記》的記錄非常難以置信,因為公子扶蘇早就被貶到邊境上帶兵去了,《左傳》《史記》提供的大量史實,都告訴我們,太子被這么處理,幾乎就等于被廢。不過《史記》有個厲害的地方,有些事哪怕不見得可信,還是不得不佩服他寫作手法的高明。
胡亥、趙高、李斯三個關鍵人物里,最活躍的必須是趙高。因為胡亥遲鈍,沒想過哥哥當了皇帝,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么;李斯是技術官僚,而且相對比較有安全感;趙高最緊張,他沒有其他政治基礎。這時候,趙高有三個選擇:第一,先說服胡亥,再去做李斯的思想工作;第二,反過來,先勸李斯,再勸胡亥;第三,約兩個人一起談清楚。趙高選擇了先勸胡亥。這個選擇特別有道理。第一,是先主后次:說通胡亥更關鍵。第二,是先易后難:趙高和胡亥本來就是師生,胡亥叉傻。第三,是獨攬勸進之功。先說通了李斯,然后和李斯一起去勸胡亥,那支持胡亥當皇帝這事,兩個人就同等重要;自己先把胡亥說服,然后找李斯,自己才是唯一的大功臣。
所以趙高先去找胡亥,很順利把胡亥說服了。趙高這才去找李斯??蠢钏咕芙^了。趙高說,一旦公子扶蘇即位,你的丞相之位就完了。但李斯說,沒關系,我可以不做丞相。趙高就提醒李斯注意歷史,秦國退休的丞相有好下場的沒有?趙高把改遺詔的問題,上升到“無?!钡恼軐W高度。如果是勸別人,說這些屬于莫名其妙,但對李斯這種既熱衷名利,又喜歡感慨人生的知識分子,就得這么勸。就這么,李斯終于同意配合趙高。
當然,你要去問司馬遷,這么秘密的事怎么寫得跟你在現(xiàn)場一樣?他估計沒法回答。但必須承認,這段確實寫得好。相比而言,《趙正書》里的胡亥、李斯,都單薄乏味透了,若不是出土文獻自帶光環(huán),真是很難想象有人會對它的說法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