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勛
據IHS Markit的2018年十大電視機品牌排行榜數據顯示,創(chuàng)維、小米和海信位列前三名,均占據了1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長虹僅占據了7.4%的市場份額,被擠出前五。
長虹的電視業(yè)務的低迷也僅是其沒落的縮影。曾經的“電視一哥”現在已經“垂垂老矣”,2019年營收887.93億元,看上去還不錯,但是,揭開收入看利潤卻有些慘不忍睹: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61億元,同比減少81.3%。
長虹財報里面將電器收益下降歸結于“受宏觀經濟下行、人口結構及消費行為改變、行業(yè)競爭格局變化等因素影響,家電行業(yè)總體規(guī)模增速放緩”,大環(huán)境上看,確實這些年家電不景氣了,但是同樣是家電領域的“老人”海信,從成立的時間來看(海信1969年成立),年近花甲的“老人”,卻活出了壯年的感覺,業(yè)績一路昂揚向上,2019年總營收達到了1268億元,實現利潤79.3億元。
“怎么你到哪,哪都大環(huán)境不好?!痹谶@套用趙本山的話還挺合適。同樣是知名品牌,同樣是老牌國資控股公司。無論是從公司的管理上,還是產品的盈利能力上,長虹與海信、格力等老牌電器公司都已經不在同一競爭檔次,2013年、2014年格力、海信先后跨入千億元俱樂部,如同跨過激流開始一路狂奔;歷史仿佛同長虹開了一個玩笑,恰好是2014年開始,三者命運交叉,長虹不再“長紅”,2015年虧損接近20億元,2016年為了不被停牌,狠心變賣旗下房地產資產獲得盈利。
近幾年,政府補貼都是長虹繞不開的坎兒。中國證券報對長虹去年審計情況進行了相關披露,2019年,長虹一共獲得了27801.65萬元政府補助,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利潤的61.04%,這意味著至少最近的一年多時間里,長虹賬面上的“利潤”一半來自政府補貼。
高科技企業(yè)收到政府補貼并不丟人,甚至是實力的認可,但是過度依賴“吃相”就很難看了,而長虹恰好又是后者。
此前,長虹甚至還發(fā)生過“騙補”事件,2015年,長虹曾收到綿陽(長虹總部所在地)當地財政部門關于退回節(jié)能家電產品(平板電視)推廣補貼清算資金近4.4億元的通知。從長虹公布的財務數據看,2015年與2014年長虹扣非后分別虧損16.8億元、4.8億元,這兩年分別收到補助款2.6億元、2.4億元。由此可以看出,靠政府補貼來增加盈利數字終究是不可持續(xù)的方式。
巔峰時期的長虹市值達到580億元,如今跌到了134億元(截至10月20日),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創(chuàng)新是存在風險與代價的”長虹前董事長趙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回顧長虹這些年的發(fā)展,技術創(chuàng)新曾將其拖入深坑,趙勇這句話破有深意。
2006年,彩電行業(yè)面臨著由顯像管向等離子、液晶電視升級的三岔路口,等離子面板的色彩、對比度、動態(tài)范圍對比液晶優(yōu)勢明顯,但它的體積、功耗處于劣勢,長虹選擇的投資方向是等離子屏,豪擲上百億元,將韓國歐麗安等離子公司收入囊中,隨后投資7.2億元,于2007年成立四川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等離子面板。但2006年第四季度,液晶陣營率先取得技術突破,體積、功耗、成本大幅度領先等離子,飛利浦、索尼等廠商紛紛轉投液晶陣營。
中怡康市場研究總監(jiān)彭煜曾給出過一個數據,2004年國內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年銷售額均在50萬~60萬臺,但此后液晶電視銷量一路上揚。至2010年液晶電視銷量已達到3451萬臺,而等離子電視的銷量只有161萬臺。
截至2013年底,長虹對虹歐的投資達到17.2億元,結果換來的卻是連年虧損。虹歐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從2011年12月31日到2014年8月31日,公司資產和負債分別從49.54億元和34.21億元變化為39.92億元和38.89億元。
市場選擇了液晶,長虹也用將近10年的時間證明自己做了一次錯誤的豪賭。在2014年長虹以6420萬元的價格出售虹歐公司61.48%股權,至此,長虹豪賭等離子屏以徹底失敗告終。
長虹的野心很大,但始終沒有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產品,老本行彩電上面的優(yōu)勢變得薄弱,其他業(yè)務的競爭力也很小。
長虹在2005年就曾進入過手機行業(yè),可以說是行業(yè)元老了。那一年,華為還在幫運營商生產定制機,魅族還在做MP3,長虹已經開始邀請林志玲代言手機了,但是智能手機爆發(fā)時,長虹并沒有快速反應。直到2015年,為了蹭物聯(lián)網熱度,后知后覺的長虹開始發(fā)布旗下首款4G手機H1,主打物聯(lián)網萬物互聯(lián)概念。
長虹總經理劉體斌在發(fā)布會上表達出對市場的信心“長虹手機一定能夠抓住物聯(lián)網時代的風口,實現觸底反彈,重新贏得市場”,不過這款手機并沒有激起多少波瀾。
不過,物聯(lián)網的風還沒有吹起來,長虹自己就先走了。
2017年,長虹H2推出,定位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個人健康智慧管理終端,一款具備智慧功能的分子識別手機,果蔬糖分、水分,藥品真?zhèn)危つw年齡,酒類品質等檢測,不過,這一系列的手機也非常“短命”,2018年,區(qū)塊鏈概念甚囂塵上,長虹轉而推出R8麒麟手機,主打區(qū)塊鏈概念,不過僅一年的時間,2019年財報上已經沒有這幾款手機的蹤影。又是一地雞毛。
今年6月,長虹披露了一則公告,將公司約589畝的土地資源,注入項目公司綿陽尚誠置業(yè)有限公司(下稱“尚誠置業(yè)”),再公開掛牌轉讓尚誠置業(yè)100%股權,估值近50億元。
其實早在2005年,長虹便成立了子公司長虹置業(yè)有限公司,布局房地產,2007年“挖”來前萬科北京負責人吳有富當總經理,以科技園區(qū)、研發(fā)中心為主,迅速在全國攻城略地。
房地產業(yè)務單元算是長虹為數不多的優(yōu)質資產,其2016年上半年房地產業(yè)務營業(yè)收入4.32億元,毛利率高達29.01%,相比之下,其主業(yè)家電產品的毛利率僅為15.83%。但在整個體系中所占比例太小,占其總營收1.3%,在業(yè)績出現大幅度下滑時,經常承擔著“江湖救急”揮淚賣樓的角色。
在2016年9月,長虹第九屆董事會第四十九次會議審核通過了《關于公司轉讓上海長虹大廈的議案》:“為進一步提升公司資產利用效率,節(jié)約管理成本,盤活存量資產,同意本公司公開轉讓上海長虹大廈。”
筆者發(fā)現,直到2018年年底,為了“挽救”財報,這棟樓終于出手了,不過,市值1.5億元只賣了8100萬元,實際收益縮水近一半。
長虹在2018年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將加快產業(yè)優(yōu)化步伐,果決止血止虧?!痹诓孰娛袌錾?,長虹選擇了細分產品激光電視作為新的增長引擎。
根據中怡康數據,2014年~2019年,激光電視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81%,預計2022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相比較同時期其他彩電增長情況,激光電視可謂是高速列車。
2018年長虹全球首發(fā)三色4K激光電視、菲涅爾光學發(fā)聲屏,率先達到一級能效;在2019年,長虹、海信、PPTV三大激光電視品牌攜手蘇寧啟動“2019激光電視客廳煥新行動”,宣布達成戰(zhàn)略合作并現場簽訂2019年全年蘇寧渠道10萬臺的銷售大單。
“激光電視擁有差異化的使用場景,能滿足家庭級及影院級消費者的需求,未來將與液晶電視長期共存”奧維云網副總裁董敏認為,長虹提前布局或能夠在新一輪顯示產業(yè)競爭中取得先機。
如今,隨著5G和8K的大潮卷來,電視行業(yè)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很期待長虹能夠在主業(yè)上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