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只以畫質(zhì)為最優(yōu)先設(shè)計的鏡頭,它雖然沒有內(nèi)對焦,但是浮動對焦保證了近攝時極佳的成像質(zhì)量。
老蛙一直以獨到的鏡頭設(shè)計而被人熟知,這只鏡頭就擁有比常見微距鏡頭更高的放大倍率,還可以無限遠合焦,遠近皆宜。
目前α 6000套機價格已經(jīng)降至3000多元,性價比很高。它在畫質(zhì)和連拍方面則并不落伍,還有多種機身顏色可供選擇。
雖然“只有”3個攝像頭,但這其中包含了5倍長焦攝像頭,還有超廣角和強悍的主攝,可以滿足多數(shù)拍攝需求。
比起本文推薦的EOS R,佳能即將發(fā)布的EOS R5還會更加強大。因此我們其實推薦的是這套系統(tǒng),而非單一的機身。
千般創(chuàng)意的基石
可換鏡頭的老款相機
或許你會有點意外,我們在這里推薦的第一類器材并不是什么最新型號的相機,而是一些發(fā)布已久的產(chǎn)品。它們雖然已經(jīng)淡出人們視線,但足以滿足入門級甚至專業(yè)級用戶的創(chuàng)意需求。在這里,我們的目標是花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
比如,套機價格已經(jīng)落在3000-4000元間的索尼α6000。這臺APS-C畫幅微單相機擁有2430萬有效像素、4D對焦、11張/秒連拍、OLED電子取景器和翻轉(zhuǎn)屏,現(xiàn)在看來都不算落后。更重要的是,如今索尼E卡口的鏡頭選擇已經(jīng)極為豐富,無論原廠還是副廠都有許多極具性價比的選擇,玩法很多。
如果你能接受二手,還可以在京東等平臺用3000多元淘到像佳能EOS 5D Mark II這樣的全畫幅單反相機。它們的靜態(tài)畫質(zhì)依然可滿足多數(shù)用途,還能拍攝視頻,是資金并不寬裕的用戶體驗全畫幅的不錯選擇。
像索尼α6000這樣上市已久,經(jīng)歷多次降價,鏡頭選擇豐富畫質(zhì)還不落伍的產(chǎn)品,正是對“少花錢、多辦事”的最佳詮釋。
更強大、更靈活
新一代全畫幅微單相機
介紹了高性價之選,我們也要對那些追求極致的攝影發(fā)燒友負責(zé),推薦一些更強的產(chǎn)品。這里我們不考慮價格,只從產(chǎn)品本身的性能和特點出發(fā)。
比如佳能EOS R專微相機,它的性能均衡,易用性極佳。佳能的觸控液晶屏?xí)钅銗鄄会屖?,無論是選擇焦點還是更改菜單設(shè)置都可以觸摸完成,對于初次使用準專業(yè)級相機的用戶來說相當友好。當然,如果你可以多等等,那么佳能即將上市的EOS R5將是更好的選擇。
此外,索尼α7R IV也值得推薦,它的超高像素讓其APS-C畫幅裁切模式都很有用處——裁切后依然有2600萬像素,對焦點則能覆蓋幾乎所有畫面。配合10張/秒的連拍速度,對于喜歡打鳥的用戶來說非常具有誘惑力。
佳能的EOS R專微系統(tǒng)無論鏡頭還是機身的競爭力都在不斷提升,這套系統(tǒng)在未來的發(fā)展空間十分廣闊。
一只微距鏡頭的可玩性極高,即使司空見慣的物體也會令人刮目相看,就像上面這張彩色吸管的微距照片。
全畫幅微距好伴侶
適馬70mm F2.8 DG MACRO Art
如果問什么相機最耐玩,那當然是可以隨意更換鏡頭的相機。因為每一種鏡頭都可以讓你獲得不同的拍攝效果。而假如將問題變成什么鏡頭最耐玩,那么答案很可能是微距鏡頭。因為比起其他鏡頭,只有通過微距鏡頭才能拍到的微觀世界,是我們平時肉眼難見的。你可以用微距鏡頭去探索很多事物。
在這里,我們首先推薦的是適馬的70mm F2.8 DGMACRO Art。它是一只以畫質(zhì)為最優(yōu)先考慮而設(shè)計的鏡頭,采用了少見的浮動雙對焦組結(jié)構(gòu),并有2片F(xiàn)LD鏡片、2片SLD鏡片、2片非球面鏡片的豪華結(jié)構(gòu)。但別擔(dān)心,這只鏡頭的性價比很高,售價僅3000多元。
這只鏡頭支持佳能、適馬、索尼E和L卡口,其中佳能和適馬卡口還能搭配1.4×和2×增距鏡獲得更微觀的效果。
適馬70mm F2.8 DG MACROArt無論是畫質(zhì)還是價格都十分令人滿意,70mm的焦距對微距新手來說也更易于控制。
一朵玉蘭的花心是什么樣子?使用老蛙的這只超微距鏡頭,你可以看到比以往更震撼的微觀細節(jié)。
邁入超微距世界
LAOWA(老蛙)CF 65mm F2.8 CA-Dreamer Macro 2X
盡管價格更低,且不具備任何自動功能,但我們依然認為老蛙的這只APS-C畫幅微距鏡頭值得推薦。因為它擁有最大2倍的放大倍率,可以比前文的適馬鏡頭拍攝更加微觀的畫面。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因為沒有自動功能,所以老蛙鏡頭的成本幾乎都花在了光學(xué)方面。APO“復(fù)消色差”技術(shù)是它的特點,帶來了出色的近攝畫質(zhì)。同時使用了密封設(shè)計的前組鏡片,耐用性更好,體積也很小巧。
雖然這只鏡頭沒有自動功能,調(diào)整光圈和對焦全靠手擰,但其操作手感順滑,使用起來并不困難。
使用4盞RGB可變色LED燈打出的光效,可能是你在過去需要花錢購買和費力調(diào)整色片才能制作出的。
給畫面添彩
具備RGB變色功能的LED燈
要想照片出彩,好光線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喜歡燈光創(chuàng)意的攝影愛好者來說,一盞兼顧照片拍攝和視頻拍攝的LED補光燈,或許是最具性價比的選擇。
對于入門用戶來說,一盞支持色溫調(diào)節(jié)的LED燈是不錯的開始。因為通過冷暖色溫的調(diào)節(jié),你可以嘗試控制照片所傳遞的視覺感受。
對于那些想玩更多花樣的朋友,一盞或幾盞具備RGB變色功能的LED燈會帶來更豐富的創(chuàng)意可能性。所謂RGB變色,就是燈本身可以通過設(shè)定HSL(色相、飽和度和亮度)來自由變換顏色。你既可以制造出彩虹般多姿多彩的顏色,更可以通過模式選擇來模擬諸如警車、雷雨等燈光的自動變化,給視頻和光繪拍攝帶來靈感。
當你熟悉了一盞燈的操作,就該嘗試兩到三盞燈的組合布光,將被攝主體與背景分開進行控制。
所謂RGB調(diào)色,就是你可以在LED燈上通過按鍵自由設(shè)定顏色,而不必借助任何其他工具。
對比左頁的LED燈照片,你就會發(fā)現(xiàn),即便僅僅是隔了一張面巾紙,燈光發(fā)出的光線也獲得了極大的柔化。你看不到LED的燈珠,只會看到一片更為均勻發(fā)散的光線。
柔化光線
幾張面巾紙帶來的大變化
有了燈光,僅僅是我們進行攝影創(chuàng)作的第一步。事實上,當我們談?wù)摬脊獾臅r候,更多需要考慮的是該選擇什么樣的光線特質(zhì)。光線有色彩、強弱、方向,更有軟硬之分——也就是柔和的光線,與硬朗的光線。
LED的光就屬于硬光,對于寫真和美食靜物等題材來說,過于硬的光線往往會給物體帶來明顯的陰影,畫面看起來不夠優(yōu)美。一些LED燈生產(chǎn)廠會在燈前設(shè)計磨砂質(zhì)感的塑料表面,還有些則附帶了柔光屏。但其實,我們身邊就有一種最簡單有效的柔光工具——在LED燈前放兩到三張面巾紙,光線立刻大不一樣。當然,面巾紙可能會改變畫面的色溫(通常會偏暖),也會略微降低燈光亮度,但相比其唾手可得的特性,我們似乎也沒法抱怨什么。
使用5倍光學(xué)變焦后,你所拍到的月亮就會比以往手機拍到的大了許多,也更容易和周圍景物進行搭配。
給畫面添彩
具備RGB變色功能的LED燈
隨著智能手機在攝影功能方面的競爭趨于白熱化,以往不曾想象的功能開始越來越多地被加入到手機上,長焦鏡頭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采用了潛望鏡式結(jié)構(gòu),所以這些具備長焦功能的手機在體積上控制得非常出色,并不會比普通手機更厚更大。在焦距上,多數(shù)手機的長焦鏡頭物理焦距都在等效135mm左右,結(jié)合數(shù)碼變焦和超分算法,在變焦至270mm也就是10倍時也能擁有不錯的畫面效果。這一焦距不僅可以用來拍攝鳥類、花卉等題材,還可以用來拍攝月亮。
當然,目前手機長焦攝像頭在對焦和畫質(zhì)上還與相機有所差距,宜靜不宜動。但這類產(chǎn)品勝在輕巧隨身,因為你不可能總是隨身攜帶一臺相機和長焦鏡頭。
手機背面的這個方形攝像頭就是潛望式長焦攝像頭。像圖中的OPPO Find X2 Pro上的長焦攝像頭已經(jīng)是第二代產(chǎn)品,在防抖、對焦和畫質(zhì)方面都有提升。
今年開始出現(xiàn)的等效50mm微距攝像頭可以獲得比以往超廣角微距更自然的視角,背景虛化也非常強烈。
捕蜂捉影
擁有微距鏡頭的手機
我們在前文曾說過,微距鏡頭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可能是最耐玩的一種鏡頭。那么在手機上,是否也能拍攝微距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如今的手機微距攝像頭大體上分為3類,第一是可以忽略不計的200萬像素廣角微距鏡頭,這類“湊數(shù)”鏡頭像素低、畫面效果差,并不值得考慮。第二,是通過超廣角攝像頭“兼職”實現(xiàn)的微距模式,這一模式具備較高的放大倍率,可以貼近物體拍攝微觀細節(jié),實用性較高。第三,則是新近出現(xiàn)的大約等效50mm、具備400萬像素的中焦微距攝像頭。這種新出現(xiàn)的微距攝像頭雖然像素不算很高,但放大倍率足夠大,工作距離也比超廣角要遠,不容易擋光。更重要的是其視角更加自然,背景虛化強烈。
截至本文發(fā)稿時,紅米K30 Pro是唯一一款搭載等效50mm微距攝像頭的手機。不過我們相信在未來搭載這類鏡頭的手機將會變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