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
摘 要:城中村改造是引領經(jīng)濟跨越發(fā)展的強力引擎,是全面改善人居環(huán)境、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的一項民生工程。以山西省T市X村為例,對城中村改造進行研究。以村民的幸福感調查為切入點,挖掘影響山西省T市X村村民幸福感的因素,對其進行針對性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議,為提升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村民幸福感提供借鑒。
關鍵詞:城中村;發(fā)展;城市化;民生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9-0034-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99.27;F224.32? ? ? ? 文獻標志碼:A
1? 研究背景
山西省T市X村位于T市西部,接近主要干道,交通便利、地勢優(yōu)越。目前全村有658戶1 986人,全村占地面積92.53 hm2,其中耕地面積3.8 hm2,村內(nèi)現(xiàn)有衛(wèi)生所1所,電影院1所,幼兒園1所。村民大多是小工商業(yè)者和依靠土地為生的農(nóng)民,村內(nèi)建筑缺乏統(tǒng)一規(guī)劃,村落環(huán)境較差,基礎設施不完善。為提升T市城市發(fā)展的品質,提高X村村民的幸福感,2018年山西省政府將T市X村列為城中村改造的重點。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提升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村民的幸福感。通過走訪調研,深入了解村民與相關部門遇到的問題,對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分析,進而為城中村改造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提供一定的思路[1]。
2? T市X村改造中影響村民幸福感的因素
2.1? 拆遷補償不一
在T市X村拆遷改造之前,T市已經(jīng)啟動了Z村、J村、M村、S村等的拆遷改造工程。Z村、J村、M村屬于第一批城中村改造,這些村子在拆遷改造前并不富裕,交通也不方便,啟動拆遷改造之后,許多村民因領取巨額的征地補償款或獲得多套房產(chǎn)而“一夜暴富”。S村是第二批拆遷改造的城中村,與T市X村啟動拆遷改造時間相近,但地理位置比X村更好,但是在拆遷補償款上卻差別很大。對于拆遷的補償標準,村民們大多并不了解[2-4]。
2.2? 土地征收后,缺乏收入來源
T市X村村民在城中村改造前,每戶均耕種農(nóng)作物,以農(nóng)業(yè)收入為生,生活大多能夠自給自足。同時由于靠近城市,年輕人均到城市打工,目前村中中老年人居多,大多沒有穩(wěn)定職業(yè),依靠種植農(nóng)作物維持基本的生活。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會給村民一定的經(jīng)濟補償,但是后續(xù)生活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眾多村民在城中村改造后缺乏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同時由于年齡大者居多,學歷普遍偏低,并且沒有一技之長,很難再次就業(yè)[5-7]。在T市X村改造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改造的速度與質量,同時需要關注普通村民的生活質量與水平。
2.3? 拆遷安置能否在承若期落實
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最復雜、最關鍵的問題當屬拆遷安置問題,直接關乎T市X村村民的利益。在T市X村改造之前,就應落實拆遷安置工作,但是在落實過程中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難。工期延長,現(xiàn)實的安置房與承諾的安置房有差別,拆遷補償款沒有統(tǒng)一標準,安置費能否及時發(fā)放。村民對此議論紛紛,嚴重影響了城中村改造的進度[8-10]。
2.4? 少部分村民故意拖延,村民大都效仿
在拆遷過程中,村與村之間的補償不一,少部分村民漫天要價、無理取鬧、惡意阻工、故意拖延、尋釁滋事卻“得到了好處”,按時簽約的老實人卻“吃了虧”。一些在城中村沒有宅基地的人突然占了地,蓋起了住宅,村中少部分村民強占土地,紛紛效仿,加大了拆遷工作難度[11-12]。
3? T市X村村民阻礙拆遷工作的原因
3.1? 缺乏公正公平,拆遷不夠陽光
造成拆遷難的主要原因是拆遷補償沒有統(tǒng)一標準,群眾利益得不到保障。城中村拆遷改造工程啟動時,政府沒有經(jīng)驗,新問題不斷出現(xiàn)。例如上傳下不達,上面的政策是好的、正確的,但到了執(zhí)行的時候就變了。沒有嚴格的執(zhí)行標準,人情拆遷現(xiàn)象嚴重,沒有做到公平公正。拆遷補償差別大,出現(xiàn)問題沒有及時解決,群眾的疑問越來越多,自然得不到群眾的支持。
3.2? 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思想,難以改變的生活方式
中國農(nóng)村宗族和地緣觀念很強,安土重遷,這種居住觀念構成了城中村存續(xù)的社會心理條件,村民們習慣了有院子、有田地的生活。即使規(guī)劃滯后,管理落伍,市政建設和公共設施嚴重缺乏,村民們從心底還是認同這種生活方式。
同時,城中村村民也存在集體觀念不強,小農(nóng)意識、封建迷信思想泛濫,社會公德意識、法治意識淡薄的現(xiàn)象,阻礙了城中村的發(fā)展。
3.3? 對于城中村拆遷以后的新規(guī)劃沒有看到希望
城中村拆遷改造前,T市X村有衛(wèi)生所1所,幼兒園1所,基礎設施落后。整村拆除后,并沒有在原來的地方安置,而是整村遷到另一個地方。搬遷后,看病和上學問題成為村民關注的首要問題。城中村拆除后,增加了剩余勞動力,他們沒有技能,如果整天無所事事,變得游手好閑,對城中村改造以及農(nóng)村的文明進步帶來極大的消極影響。
3.4? 城中村部分村民缺乏對政府的信任
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群眾不信任,拆遷工作難以進行。政府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要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拆遷應該考慮人民的利益,尊重人民的意愿。要依法拆遷,充分保障被征拆群眾的合法權益,對于不簽定、不履行補償協(xié)議等違法違紀行為要依法嚴厲打擊;要陽光拆遷,做到公平公正;要安全拆遷,對因工作不到位、不作為、慢作為而影響城中村改造進度的相關責任人,嚴肅問責,為城中村改造保駕護航。
4.1? 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對于城中村村民來說,政府一把尺子量到底,沒有人情關系和金錢利益,村民才會更加信任。要堅持公平原則,提高群眾的信任度。堅持公正原則,就是要保證拆遷程序公正,保證結果公正,贏得群眾的信任。堅持公開的原則,深入村民家中,讓村民了解拆遷建設的各項政策法規(guī),做好宣傳工作,將拆遷補償辦法、項目建設等在公示欄公開,接受村民監(jiān)督。
4.2? 重點協(xié)調溝通,解決村民的后顧之憂
在T市X村改造過程中,首先,政府從各部門抽調人員與村委會組建工作隊伍,與村民隨時聯(lián)系、及時溝通,接受監(jiān)督,做好拆遷工作。
其次,針對村民的不理解和擔憂要認真解答,制定統(tǒng)一的補償標準,聯(lián)系相關部門全方位解決特困戶和被拆遷村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困難,只有讓他們真正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體貼和關心,才能積極配合拆遷工作。
再次,解決群眾的后顧之憂。改造項目完成后,將被拆遷村民優(yōu)先安置到建筑裝修和餐飲服務等行業(yè),解決就業(yè)問題。城中村改造不僅需要解決城中村村民的居住問題,同時需要解決后續(xù)的生活問題。
4.3? 培養(yǎng)村民的集體意識,形成良好的道德觀
首先,加強集體意識。城中村村民受傳統(tǒng)文化和體制方面的多種影響,相互之間的溝通和互信很低,小農(nóng)思想一直占據(jù)主導地位,導致集體意識淡薄。拆遷也是支持國家建設,拆遷也是一種新的生產(chǎn)力,使國家更富強、生活更美好。其次,村民雖然質樸但還是有一些陋習,例如不愛護公共財產(chǎn),不注意公共衛(wèi)生等,因此要加強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設,引導其樹立社會主義道德觀,從心底支持拆遷改造工作。
5? 結束語
在T市X村的拆遷工作中,村民的支持與否直接關系到拆遷工作能否穩(wěn)步進行。村民的幸福感尤為關鍵,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對相關政府政策的宣傳,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讓廣大村民深刻了解當前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形式,增強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其投身到城市化建設中,為城中村的發(fā)展和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包蕾.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的角色定位[J].當代經(jīng)濟,2009(21):96-97.
[2]劉燁.預防和化解城中村改造信訪問題對策研究[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17(4):43-46.
[3]陳雨.淺析城中村改造中地方政府的作用[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6(6):96-97.
[4]吳小建.治理理論視域下城中村改造中的公眾參與機制的構建[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9-83.
[5]陳天鋒.區(qū)域性改造發(fā)展中政府的職能轉變[J].四川水泥,2016(2):35.
[6]王鵬程.城中村改造產(chǎn)生的基層群眾性自治實踐真空現(xiàn)象及其對策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9(12):73-77.
[7]郭道久,路旖帆.制度、利益和風險:地方公共事務選擇性協(xié)商治理的影響因素——基于濱州市棚戶區(qū)與城中村改造的比較[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8(3):11-18.
[8]嚴雪雁,謝金晶.“一核多元”:城中村改造協(xié)同治理中的政府角色研究[J].大連干部學刊,2019(11):57-64.
[9]常瑞.強化基層政府主導功能? 完善城中村治理機制[J].前進,2016(8):50-51.
[10]劉艷,陳啟春.西安市“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有關村民態(tài)度問題的調查研究與思考[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47-50.
[11]任飛飛,李英武.關于北京市海淀區(qū)城中村改造情況的調查——以六郎莊、樹村為例[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5(10):19.
[12]辛馨,南國良.利益主體視角下“城中村”改造創(chuàng)新模式實證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區(qū)雙泉堡村為例[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