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濤
跟蹤報道青藏高原湖泊科考隊個把月,發(fā)現(xiàn)科考工作不僅要有相當?shù)膶I(yè)水平,要當好一名科考工作者,還須不斷加強自我修養(yǎng),練就10大“武功”。以青藏高原湖泊科考隊為例,科考隊員還必須具備這些超乎常人的體魄和特質。
一是要技能多。湖泊科考,工作地點基本是野外,這就要求隊員必須會開越野車,車技得嫻熟;車壞了要懂得如何修理;湖泊作業(yè)得上湖,隊員還得會掌舵開船。
二是要力氣大。野外物資重如發(fā)動機、橡皮筏、作業(yè)平臺,都是上百斤,而這些物資經常要裝卸,沒有一身大的力氣,面對這些重物就只能束手無策了。
三是要不怕冷。湖泊科考作業(yè)氣溫常常在零下一二十攝氏度,在湖上作業(yè)時,體感溫度能低至零下二三十攝氏度,而且一待短則兩三個小時,長則上十個小時,沒有耐寒的本領,也是干不了這個工作的。
四是要不怕臟。在野外時,住的是帳篷,生活艱苦,幾十天不洗澡、不洗頭、不洗腳,甚至連換個內衣褲、洗個襪子都是奢望,這樣的生活,一般人可忍受不了,但科考隊員必須適應。
五是要抗高原反應。青藏高原湖泊科考,顧名思義,工作都是在高原上,頭疼、惡心、發(fā)燒、心慌、氣短等高原反應,科考隊員可以有,但是必須克服。常年在高原跑的人,身體不可能沒有任何反應,但是因為高原反應而放棄工作的人,少之又少。
六是要能挨餓。在野外作業(yè),飲食非常沒有規(guī)律。在趕路的時候,午餐基本是不吃,幾個餅干、零食充饑;在湖上作業(yè)時,時長也不確定,半夜回來半夜吃,有時候干脆就不吃。說是能挨餓,但是科考隊員的醫(yī)藥箱里,胃藥都是必需品。
七是要不想家??瓶缄爢T常年在野外,經常不著家,平均一年里有6個月出任務,而且任務區(qū)大部分荒無人煙,基本處于失聯(lián)狀態(tài)。某一天,車里的藍牙音響播放著一首兒歌“爸爸你何時回家……”曲庫來自科考隊員鞠建廷的手機: “我兒子給我唱過這首歌?!鄙赃^一會兒,歌曲被切換成激昂的《出埃及記》: “不想家,出任務想什么家?!?/p>
八是要會哄丈母娘。在這次科考任務中,一直流傳著一個“丈母娘的板栗”的故事:科考隊員陳浩的妻子懷有身孕,需人照顧,但任務在前,不得不出門。心懷愧疚的陳浩特意向岳母解釋,爭取理解,而家里人也深明大義,不僅讓陳浩放心工作,岳母還為陳浩親手準備了炒板栗等食品。會哄丈母娘的陳浩只是科考隊員中的一個典型,特殊的工作要求,讓隊員們不得不學會好好處理家庭關系。
九是要保持淡定。野外工作,意外情況太多太多:車輛陷坑、設備故障、遭遇極端天氣……每一件大事小情都會影響科考工作進程,嚴重情況甚至會讓科考隊員空手而歸。一個成熟的科考隊員,面對意外都能保持清醒淡定、泰然自若,然后理性分析、冷靜處理,盡最大努力推動科考工作有序開展。
十是要精誠團結??瓶缄犛袀€規(guī)定: “單車不上路,單人不出門?!边@也恰恰說明,在野外很多情況下,面對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和艱巨的科考任務,個體的力量總會顯得很渺小。不管是行車趕路、安營扎寨,還是上湖測深、打鉆采樣,只有整個隊伍團結一致、凝心聚力、精誠協(xié)作,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在野外保證生活的順利和任務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