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小班內部英語直播課我花了近萬元,可盜版網課只需5元?!苯陔S著在線教育迅速發(fā)展,網課成為千家萬戶的“新寵”。與此同時,盜版網課問題也浮出水面。
對消費者來說,盜版網課“性價比高”,一些消費者欠缺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自然容易對盜版網課趨之若鶩。盜版網課問題屢禁不絕,這背后有多重原因。正如媒體調查,如部分盜版網課制售“產業(yè)鏈”成型,“線上傳播+線下代理”模式增加了治理難度;盜版網課交易大多藏身于各類網絡平臺,但相關平臺的責任十分有限;當前在線教育行業(yè)存在知識產權維權意愿較低、維權成本高情況等。
網課版權企業(yè)在文化產品創(chuàng)新方面投入巨大,卻被輕易盜版,這嚴重侵犯了版權企業(yè)的知識產權,給版權企業(yè)帶來嚴重的利益損害,從而會影響社會創(chuàng)新動力,最終受害的還是廣大消費者。
法治社會,不能任由盜版網課橫行。要保護知識產權,就需要加大力度打擊盜版,而要有效打擊盜版網課,需要從多方面入手。要責令網絡平臺強化自身的監(jiān)管責任,不能讓盜版網課藏身其間,讓網絡平臺能夠真正加入保護知識產權的“正義一方”;在線教育行業(yè)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勇于、敢于對盜版網課說不,加強維權力度;相關部門應加大對盜版網課的打擊力度,加強執(zhí)法力量,加大“李鬼”的違法成本;廣大消費者也要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自覺拒絕盜版。
只有通過網絡平臺、監(jiān)管部門、消費者等各方合力,才能對盜版網課問題實行源頭治理,才可能斬斷盜版網課背后的利益鏈,割除這顆“毒瘤”。這樣才能還網課市場一個風清氣正的良好環(huán)境,讓文化創(chuàng)新、知識產權不至于屢屢被盜版扼殺,而這同時也是在維護法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