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zhàn)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zhàn)者必敗。
【注釋】
助:輔助。
上將:明智的將領。
【譯文】
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輔助條件??疾斓匦蔚碾U易以及計算道路的遠近,這些都是明智的將領必須掌握的方法,懂得用這些道理并去指揮作戰(zhàn),必能獲得勝利;不了解這些道理去指揮作戰(zhàn)的必然失敗。
【小故事】
春秋時,秦國派大將孟明視帶兵去偷襲鄭國。秦軍在行軍途中碰到了鄭國的商人弦高,弦高假稱是鄭國的使者并犒勞了秦軍。孟明視以為鄭國有了準備,不能再去襲擊鄭國了,就返了回來。
秦軍在回國的路上經(jīng)過晉國的崤山。崤山南北各有一座山,山高而陡,中間是一條狹窄的峽谷。孟明視見地形復雜,擔心敵軍設下埋伏,但是又沒有其他路可走。孟明視抱著僥幸的心理,下令加速行進。
沒多久,忽聽山中傳出一陣鼓聲,緊接著晉國的軍隊從山上冒了出來,一瀉而下,秦軍被晉軍打得慘敗。
【國學講堂】
地形是用兵打仗必須考慮的條件,會利用地形而布陣殺敵的將領,是明智的。反過來,不懂得地形利害的將領只能等待命運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