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春
一個再優(yōu)秀的人,若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只是一個被情緒和環(huán)境左右、被剝奪了自由的“囚犯”。就如一輛豪車,沒有剎車制動裝置,連上路的資格都沒有,也就成了一堆廢鐵。好在,人可以自我改變,車也能進廠維修,人和車都是有機會變得完美的。
給那“總是一點就燃”的暴脾氣加一個情緒的制動裝置,最重要的是找出暴脾氣的根源。打球時好朋友說你犯規(guī),寫作業(yè)時媽媽大聲打電話……這一切都不是引爆的炸藥,只是不期而遇的煙頭、火柴之類的引燃之物。心理學研究表明,暴脾氣的背后往往是人的過度自我中心。過度自我中心的人常常只考慮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只要求別人尊重自己,自己從未想過要尊重他人,故一有不順意之事就情緒失控,言行過激。其實,你的來信內(nèi)容就是一份典型的自我診斷報告:很明顯,你的性格特征中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自我中心傾向,你也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
好在人的成長本身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有缺陷并非罪大惡極,也非無可救藥。何況你也已經(jīng)認識到,暴脾氣帶給自己的是不斷的懊悔情緒,帶給親友的是無故的傷害。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建議你先撕掉身上的“炮仗”標簽,也就是別再理睬別人對你的這個稱呼和定義。因為那個標簽不只是一個無關(guān)緊要的綽號,還是一個消極的心理暗示,將你封印在亂發(fā)脾氣的固化行為模式里,也在無形中合理化自己的不良行為:我本身就是個“炮仗”嘛!所以我的脾氣就是會一點就燃啊。
這里,我要推薦一下我在美國許多教室里看到的一個“制怒”法寶,名叫“憤怒輪”。它其實是一個輪子形的表格,輪子被分割成很多個扇形,每個扇形中寫一條情緒控制的實用小貼士。比如,當我憤怒時,我先從1數(shù)到10;當我憤怒時,我去喝杯水;當我憤怒時,我向?qū)Ψ秸f出來;當我憤怒時,我可以做深呼吸;當我憤怒時,我走開找別人玩;當我憤怒時,我唱最喜歡的歌……憤怒是一種正常的情緒,關(guān)鍵是我們要學會如何控制。你不妨也動手做一個,貼在墻上提醒自己,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來處理情緒。
最后提醒一下,你的幽默感其實是憤怒最好的解藥。幽默是一個人有智慧、有心胸的體現(xiàn),許多偉人往往通過幽默來化解生活中遭受的不公甚至侮辱,成為優(yōu)雅理性的智者。歌德在公園散步,與一位批評家在一條狹小的路上相遇。批評家說:“我從來不給蠢貨讓路?!备璧滦χ说铰愤?,說:“我恰恰相反?!?/p>
登山亦有道,徐行則不躓。人的心智走向成熟,需要慢慢學習和反思,從一個粗暴的批評家華麗轉(zhuǎn)身為歌德那樣幽默大度的優(yōu)雅紳士,你一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