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力 吳慶華
“孫兒們,爺爺覺得人活這輩子就像釀一回酒——從端午踩曲到重陽下沙,一百多道工序,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認真對待,容不得馬虎?!?018年5月25日,在央視《信中國》節(jié)目上,著名歌唱家蔣大為擔任信使誦讀了茅臺集團首席釀造師嚴剛寫給他三個小孫子的一封信。
信中諸言,字字肺腑。這封信里,似乎還能聞到茅臺的酒香。
現(xiàn)年61歲的茅臺集團首席釀造師嚴剛,這位土生土長的茅臺鎮(zhèn)人,從踏進茅臺酒廠的那一刻起,就立志用心打磨技藝,在茅臺酒生產一線默默耕耘,守護心中的榮光。
以酒明志 打磨匠心
歲月如白駒過隙,已在茅臺工作了35年的嚴剛,今年退休了。在酒師崗位上的20年,嚴剛堅守匠心,對細節(jié)的極致追求,助力茅臺集團效益提升,也給他帶來了諸多榮譽,除了獲得集團公司的各種表彰外,他還先后榮獲“遵義市最美勞動者”、貴州省國資委“六先黨員”稱號,以及“貴州省最美勞動者”提名獎、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
世人皆知茅臺酒好,殊不知那“好”的秘訣就是“匠心”。做好一瓶酒不難,難的是把每一瓶酒都做精?!坝浀梦覄傔M廠的時候,老師傅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做這個酒馬虎不得?!眹绖傉f,茅臺酒一年一次生產周期,一瓶酒從制作到出廠,需要五年的時間。八十年代初剛進廠時,嚴剛干的都是力氣活兒?!澳菚r候酒廠都是小作坊,轉運紅粱、推糟要用獨輪車人工操作,現(xiàn)在都機械化,省時省力多了?!焙髞?,嚴剛調到了一車間,看到酒師監(jiān)管工藝流程,心細的他特意買了三個小本,詳細記錄下老師傅對每道工藝的點評,在工作中細細體會。“聞香好,入口干凈、豐滿,后味長的酒,可以入庫。”多年后,當嚴剛對茅臺酒的制作工藝如數(shù)家珍,仍然忘不了那句新酒驗收的結語。
以酒為題 勤勉如初
“梅花香自苦寒來”,在做酒師的二十年里,嚴剛從沒請過一天假。“每天工作到晚上11時下班是常事,有時太晚了索性就在廠里湊合睡了?!?004年茅臺下沙期間,正在車間加班的嚴剛接到母親的電話,說身體不適讓兒子給自己帶點藥。嚴剛應承下來,心想著干完活兒再回去看母親。誰知這一忙就是通宵,第二天卻接到母親已病逝的消息?!澳赣H知道我當時不能回家,還在電話里叮囑我注意身體。”母親的理解與支持,自己未能床前盡孝的愧疚,讓嚴剛至今無法釋懷,自古“忠孝難兩全”。
嚴剛常說,做人不能懶惰,釀酒是精細活兒,要花時間琢磨。從一個普通員工成長為首席釀酒師,嚴剛的釀酒人生,寫滿了“勤勉”二字?!皣绖偫蠋熢掚m不多,對釀酒工藝標準要求卻很嚴格。”茅臺集團制酒第十五車間黨支部書記劉強說,在嚴剛言傳身教的指導下,制酒團隊互相交流總結經驗,解決了不少工作中的問題與難點。
“有人說我是酒廠里的老黃牛,其實我并不覺得辛苦。等到每年下沙后,看見清澈的酒流出來,就是我最高興的時候。”在嚴剛眼中,那流出來的不僅僅是酒漿,更是一代代茅臺工匠的心血和汗水。
以酒為媒 傳承精神
工匠精神需要堅守,更需要傳承。作為茅臺集團的首席釀造師,嚴剛把自己一身的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自己的團隊和同事。“茅臺酒的核心產業(yè)工藝,需要一代代傳承下去?!眹绖傉f,工匠精神是對茅臺工藝專注、精益求精的執(zhí)著。
正因為始終堅守茅臺酒傳統(tǒng)生產工藝,堅持質量第一理論,嚴剛及其團隊所在班的產量、質量都名列車間、公司前茅。2001年,嚴剛來到新投產的制酒六車間任7班酒師,當年這個班以醬香產量19噸、總產量91噸的“戰(zhàn)績”榮登全公司榜首。在茅臺酒的生產歷史上,新投產車間取得這樣的產量前所未有,班組也因此獲得省“五一勞動獎狀”和省質量信得過班組等殊榮。
如今,嚴剛帶的徒弟都在生產一線負責制酒,其中拔尖的也已成長為茅臺集團技術骨干。逢年過節(jié),徒弟們都愛來和嚴剛喝上兩口,聊聊近況,話話家常,千年釀酒工藝就這樣一代代地繼承和發(fā)揚下去。
“我和所有茅臺員工一樣,都是平凡人,都在做一件平凡的事情,就是把釀酒做到最好,做到極致。”嚴剛說,支撐著自己數(shù)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是一種忘我的精神。1978年,19歲的嚴剛參軍不久,即將隨部隊出征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臨行前,他喝下了一杯壯行酒。在四天后的激戰(zhàn)中,一枚炮彈在嚴剛身邊炸開,生死瞬間,身邊的班長一把推開了他——嚴剛獲救了,班長卻倒在血泊中,壯烈犧牲。“每到初九的日子,我都會為班長祭上一杯酒,讓他嘗嘗老戰(zhàn)友親手釀的茅臺?!眹绖傉f,有時候人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要學會感恩。
就像嚴剛給孫輩們的信中寫道,“你們將來做人,也要像茅臺酒一樣,只有把自己做到最好,才能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你們的價值?!边@是長輩對晚輩的期冀,更是茅臺精神的世代傳承。
不覺夕陽晚,揚鞭自奮蹄。
嚴剛仍然“戰(zhàn)斗”在他的“戰(zhàn)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