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季孟:春秋時期魯國三大貴族中,勢力最強的季氏和勢力最弱的孟氏。意思是說處于季、孟兩者之間,沒有最厲害的強,但是也比最差的好。該成語出自《論語·微子》:“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p>
【近義詞】伯仲之間
【反義詞】天壤之別
【成語典故】
春秋的時候,魯國有三家新興的地主,他們分別是孟孫、叔孫和季孫三家,被稱為魯國三卿。三家的勢力越來越大,甚至超過了魯國的國君。時間長了,他們根本不把魯國國君放在眼里。后來,這三家發(fā)動叛亂,魯國國君無法控制形勢,無奈之下逃到了齊國。當(dāng)時,孔子認為三家的做法是不合乎禮儀的,于是,他也跟隨國君到了齊國。
齊國的國君齊景公聽說魯國國君和孔子都來到自己的國家,心里非常高興,因為齊景公一直都對儒家的思想很感興趣。他馬上就派人把孔子接到了宮中,向孔子請教國家治理方面的問題,孔子就耐心地講解,闡述自己的觀點。齊景公聽了以后,覺得很有道理。
這時,齊景公身邊有一位叫晏嬰的大臣也在聽孔子的講述,晏嬰聽了以后覺得孔子的觀點并不適合治理國家。等孔子走了以后,晏嬰就對齊景公說:“我認為孔子的思想不適合現(xiàn)在的形勢,您不應(yīng)該按照那樣的想法去治理國家。”齊景公覺得很迷惑,就請晏嬰解釋一下他的觀點。于是,晏嬰耐心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齊景公聽完以后,思考了片刻,猛然間,他覺得晏嬰的觀點更加正確。
第二天,齊景公就讓人按照介于季孫和孟孫之間的待遇來招待孔子,既不給他最好的待遇,也不給他最差的待遇。
(摘自《看故事學(xué)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