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你問我,什么才是真正的散文?我只有如實回答你:這個還真是不好回答。
說實在話,每當看到好的散文,我就笑著說:有點散文的樣子。
有一天,我不禁問自己:散文是個什么樣子呢?首先想到人,散文莫不是像人?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樣子;一個人,是一個人的樣子。散文也是。
人一出生,模子雕成?;虺蠡蛎阑虿怀蟛幻?,再長再變,再掩再飾,也難離根本。但世上很多人偏偏不信。有人涂脂,有人抹粉,有人畫眉,有人描紅,有人穿金戴銀,甚至還有人整形易容??雌饋?,流光溢彩,熱熱鬧鬧。
看散文,如看人一樣,最終會看透的,你裝扮的樣子再高明,終是難逃法眼。
人嘛,有哭有笑。一生下來,人就都會哭。最初的這聲哭是感恩,是宣言。最初的這聲哭,是本真的哭,是至美的哭。慢慢地,哭中就摻雜了很多東西,哭的樣子就不好看,哭的聲音也不好聽。又開始笑,好多場合動不動就笑。按說,笑比哭好。往往一看,很多的笑卻不自然,是擠出來的。不笑還好,一笑比哭難看。真正的笑當然也有,比如當人們離開世界的時候那淡淡的一笑,是那樣的讓人難以釋懷。
真正的散文,如還原一個人真正的樣子,真正地哭,真正地笑,真正地保留生活中的本真和美好。
再說動物,散文有時也像動物,但我想是不能有動物的劣性的。散文,如脫韁野馬,不行;若心猿意馬,也不行;落入聲色犬馬中,斷斷行不得!
羊倌放羊在山坡,遠遠地看去,山坡上堆了好多好看的云朵。我想,要把散文變成云朵的樣子,先要扮成羊倌的樣子。
很多的散文,免不了雞毛蒜皮一大堆。自以為“散”是分散、零碎、松散、散落,以為加上“文”字來點裝飾和華麗就成了散文的樣子,那就大錯特錯了。
作白云蒼狗狀,作狗尾續(xù)貂樣,都不行。狗的本性是看家,把家看好,倒不失為一只好狗。散文最美的樣子是看住一顆金子般的心。
豬,肉瘦肉肥,食也。散字從肉,雜肉也。故好廚師,是能用蒸、煮、燜、燉、煎、炒、炸、腌等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配之佐料香味,做到肥而不膩,精而不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色香味美,余味不盡。品散文,就是品一份份美味佳肴,藝術(shù)的享受。
植物也和人一樣,也是有生命的,生長發(fā)育,開花結(jié)果。風(fēng)風(fēng)雨雨中,也能見證人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植物象征起來,更像人,它也有它的精神和靈魂。但畢竟,“智慧是一棵樹,生長在心里,結(jié)果在口中”。
所以,魯迅先生說: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大家都知道,這棗樹,是先生的棗樹,是散文的棗樹。
于動物,于植物,于大地上一切有生命的生靈,于蒼穹下一切有靈魂的一切,情感起來,哲思起來,藝術(shù)起來,便總是活在人的世界里,活出或多或少人的樣子。
也許,散文在我的眼里,更像一個性情中人。我希望它——立起來,是英雄;思考起來,是哲人;風(fēng)流起來,是才子;顏色起來,是美人;忙碌起來,是農(nóng)人……
散文,要有散文的樣子;散文,就是散文的樣子。
我這樣說,也許你明了,也許你糊涂。不過,你看到真正的好的散文,你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散文了!
摘自《文藝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