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華,任立瑞,尹明明,陳福良,李文明
(1.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93;2.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鄭州 450000)
噻蟲胺(clothianidin),分子式為C6H8ClN5O2S,是高效、安全、高選擇性的一類新煙堿類農(nóng)藥,具有卓越的內(nèi)吸、觸殺和胃毒作用。2012年,噻蟲胺在我國取得登記,已登記的噻蟲胺劑型以顆粒劑和懸浮劑為主,此外還有水分散粒劑、懸浮種衣劑和可濕性粉劑等。噻蟲胺已被廣泛用于水稻、番茄和茶樹等作物,用以防治稻飛虱、蚜蟲等害蟲[1]。近年來,已報道關于噻蟲胺的殘留檢測方法有:液相色譜法(LC)[2-3],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4-6],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法(LC-MS/MS)[7-9],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zhì)譜法(UPLC-MS/MS)[10-12]。前處理方法有:基質(zhì)分散萃取法(MDE)[13],固相萃取法(SPE)[14],分散固相萃?。―SPE)[15],液液微萃取法(LLM)[16]。檢測作物有:韭菜[17]、草莓[18]、綠豆[19]等。目前,關于噻蟲胺在花生上的殘留及分布情況尚未見報道,我國也尚未制定噻蟲胺在花生中的MRL值[20]。因此,本文建立了同時檢測花生及土壤中噻蟲胺殘留的QuEChERS方法及超高效液相-串聯(lián)質(zhì)譜(UPLC-MS/MS)檢測方法,為噻蟲胺在花生中的殘留檢測提供參考依據(jù)。
XevoTM TQ-S超高效液相-串聯(lián)質(zhì)譜儀(UPLCMS/MS),美國沃特世公司;BSA224S-CW電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Vottex QL-861渦旋儀,海門市其林貝爾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99.0%噻蟲胺標樣,德國Ehrenstorfer公司;18%噻蟲胺包埋顆粒劑,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乙腈(色譜純),美國Fisher Scientific公司;乙腈(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NaCl(分析純)、無水MgSO4(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PSA、C18,美國安捷倫公司;純凈水,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
1.2.1 儀器條件
色譜條件:Acquity UPLC BEH C18色譜柱(2.1 mm×50 mm,1.7 μm),美國沃特世公司;柱溫:35℃;流動相:乙腈+0.2%甲酸水溶液(體積比90∶10);流速:0.28 mL/min;進樣量:3 μL。
質(zhì)譜條件:ESI正離子源模式電離;多反應檢測(MRM);毛細管電壓:3.0 kV;錐孔電壓:52 V;離子源溫度:150℃;脫溶劑溫度:300℃;脫溶劑氣流量:500 L/h;錐孔氣流量:50 L/h;定量離子對:168.80/249.90。
圖1為0.1 mg/L噻蟲胺乙腈溶劑標準溶液色譜圖,在上述液相色譜條件下,噻蟲胺的相對保留時間為1.33 min。
1.2.2 樣品前處理
分別稱取花生仁、花生殼、土壤各10.0 g,花生葉片5.0 g,置于50 mL離心管中,加入5 mL超純水(花生葉片不加水),加入10 mL乙腈,振蕩10 min;再加1 g NaCl和4 g無水MgSO4,振蕩5 min,4 000 r/min離心5 min。取1.5 mL上清液至裝有50 mg PSA和150 mg無水MgSO4的2 mL離心管中(花生仁、葉片凈化劑為50 mg PSA和50 mg C18),渦旋2 min,以5 000 r/min速度離心5 min,將上清液過0.22 μm濾膜至2 mL進樣瓶,待測。
圖1 0.1 mg/L 噻蟲胺乙腈溶劑標準色譜圖
稱取噻蟲胺標準品0.010 1 g于5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并定容,制備200 mg/L的標準儲備液,置于4℃冰箱保存。分別用乙腈將噻蟲胺標準儲備液梯度稀釋至0.005、0.010、0.020、0.050、0.100、0.200、0.500、1.000、2.000 mg/L,作為噻蟲胺溶劑標準工作溶液。用空白基質(zhì)提取液配制相同濃度梯度的噻蟲胺溶液,作為噻蟲胺基質(zhì)標準工作溶液。
將噻蟲胺標準溶液在上述儀器條件下測定,以噻蟲胺濃度與對應峰面積繪制標準曲線,噻蟲胺標準溶液進樣質(zhì)量濃度(x)為橫坐標,峰面積(y)為縱坐標。結(jié)果表明,在0.005~2.000 mg/L質(zhì)量濃度范圍內(nèi),y=294 824x+8 145.6,R2=0.999 3,線性關系良好。以方法的最低檢測濃度0.005 mg/kg為定量限?;|(zhì)效應(ME值)為基質(zhì)標準曲線斜率/溶劑標準曲線斜率,當ME值大于1.1時,表現(xiàn)為基質(zhì)增強效應;ME值小于0.9時,表現(xiàn)為基質(zhì)減弱效應;當ME值介于0.9~1.1時,基質(zhì)效應可以忽略[21]。由表1可知,花生葉片和花生殼均存在基質(zhì)增強效應,故需引入基質(zhì)標準曲線校正。
分別在空白花生葉片、花生仁、花生殼及土壤樣品中添加3個水平的噻蟲胺標準溶液,使得噻蟲胺添加濃度分別為0.01、0.10、1.00 mg/kg,每個添加水平重復5次。將添加樣品密封,靜置2 h后,按照1.2.2操作,得到的添加回收樣品,采用1.2.1分析方法進行測定,結(jié)果見表2。當添加濃度為0.01~1.00 mg/kg時,噻蟲胺在3種花生基質(zhì)中平均添加回收率為93.8%~110.6%,變異系數(shù)為1.38%~8.13%;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為93.2%~104.0%,變異系數(shù)為1.21%~1.41%。結(jié)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較高的回收率與精確度,滿足農(nóng)藥殘留檢測要求[22]。
表1 噻蟲胺標準曲線方程及相關系數(shù)
表2 添加回收率與相對標準偏差
采用本文建立的方法,播種時,花生經(jīng)18%噻蟲胺包埋顆粒劑混土穴施且僅施藥1次,收獲期檢測花生及土壤樣品中噻蟲胺殘留量,河南和山東兩地樣品中,噻蟲胺在花生葉片、花生殼、花生仁及土壤中均能檢測到,并且其殘留量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花生葉片、花生殼、土壤、花生仁,且花生葉片中殘留量明顯高于花生樣品其他組織部位。檢測結(jié)果見表3。
表3 噻蟲胺在花生各部位及土壤中平均殘留量
噻蟲胺在河南新鄉(xiāng)地區(qū)花生葉片中平均殘留量為0.730 mg/kg,花生仁中為0.017 mg/kg,花生殼中為0.260 mg/kg,土壤中為0.031 mg/kg;山東日照地區(qū)噻蟲胺在花生葉片中平均殘留量為0.300 mg/kg,花生仁中為0.007 mg/kg,花生殼中為0.12 mg/kg,土壤中為0.010 mg/kg。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nóng)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規(guī)定,噻蟲胺每日最大允許攝入量為0.1 mg/kg。而國內(nèi)外對花生中噻蟲胺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尚未做明確規(guī)定。
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聯(lián)質(zhì)譜儀檢測花生及土壤中噻蟲胺殘留,結(jié)果表明,噻蟲胺在花生及土壤中添加回收率為93.2%~110.6%,變異系數(shù)為1.21%~8.13%,定量限為0.005 mg/kg,符合農(nóng)藥殘留檢測要求。本文前處理方法簡單可行,選用試劑經(jīng)濟易得,檢測方法精確度及靈敏度高,能保證檢測結(jié)果的精確度和可靠性,可為噻蟲胺在花生中的殘留檢測提供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