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智晨
摘 要:黃瓜作為我國重要蔬菜品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詳細闡述了黃瓜嫁接育苗技術,以及在育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為從事在黃瓜種植的相關人員一些幫助和啟示,僅供參考。
關鍵詞:育苗技術;嫁接方法;種植管理
果蔬嫁接技術,在當今時代已經不算新聞。黃瓜作為蔬菜領域重要一員,其嫁接育苗技術不僅可以提高黃瓜產量,還能加快果實成熟周期,雖然嫁接有點突出,但是嫁接技術一直是黃瓜種植的關鍵難點。
一、黃瓜嫁接育苗技術之砧木選擇
砧木選擇較為多樣,通常有以下六種類別:
1.黑籽南瓜。這類砧木,嫁接親和力極為強大,成活率也在7成以上,并且能夠抵抗多種病蟲害,同時,在一些較為寒冷的地區(qū)同樣可以種植,這一類果實品質較好,并且無其他異味,味道清香。
2.悠悠一輝黑型。這類砧木,是由日本埼玉縣育種公司在1994年培育而成,嫁接極為簡單,成活率較高,可以適應低溫氣候,在我國北方冬天的溫室大棚多有栽種。
3.士佐系南瓜。這類砧木,是印度南瓜和我國南瓜的雜交品種,因此,品種較多,親和力旺盛,生命力強大,成活率極高,耐高溫,在我國南方地區(qū)多有種植,且產量頗豐,果實品質好,無異味,深受人們喜歡。
4.云龍士。這類砧木,是日本留米原種育種公司1993年培育而成,它的特點是可以抵抗急性枯萎病,種苗根系發(fā)達,營養(yǎng)生長極為平衡,因此,黃瓜嫁接后,果實發(fā)育均衡,大小幾乎相同,但是不會產生蠟粉,因此要及時給予追肥,澆水時,確保水源噴灑狀態(tài),減少對植株的直接傷害,最后維持地表相關溫度,該類種抗寒性差。
5.西魯坡。這類砧木是來自日本龍井種苗公司,在1995年培育成功的品種,她的特點是親和性好,生長極為均衡,抗早衰能力強,在過程成熟后期,植株依然健康生長。在溫度較高、溫差較大等條件下均可以大量種植,在夏秋季節(jié)也可以高產,是難得優(yōu)秀品種。
6.壯士。這類砧木,同樣隸屬于中國南瓜,來源于我國臺灣地區(qū)的農友種苗公司,其特點是親和力強,生命力相當強大,同時可以抗枯萎病,抗低溫。產量較大。
二、砧木和黃瓜種苗培育
1.播種時間。通常采用靠接以及插接兩種形式??拷?,砧木對比接穗,通常要延遲6天播種;插接,對比接穗,通常早播種6天左右。二者播種時間最遲相差14天左右。
2.砧木播種量。黑籽南瓜選用1000粒約為250g左右的種子,中國南瓜和其他雜交品種一般約為220g左右。由于貴州地區(qū),山地較多,雨水充沛,因此,大部分才有云南黑籽南瓜作為砧木,在播種前應該進行相關發(fā)芽實驗,如果實驗達標后,才能進行推廣種植,通常1kg種子基本成活率約為4000顆左右,成活率較高。
3.砧木種子處理。首先,將砧木種子放入55℃左右的溫水當中,浸泡15min,溫水采用2/3開水,1/3涼水進行混合,不斷攪拌,當水溫降低到30℃左右,在水中浸泡10min,揉搓去除種子表面的粘稠物,同時用清水清洗干凈,在晾干后,用干凈的濕毛巾進行覆蓋,并維持在30℃環(huán)境中,進行催芽。
4.黃瓜播種量及種子處理。通常黃瓜種子,1000粒約為26g左右,如果想要栽培4000顆需要100g左右種子,但是,為了進一步保證嫁接種子和砧木相吻合的接穗量,需要使用發(fā)芽率在90%以上的黃瓜種子200g。(1)溫水浸泡種子。使用55℃溫水進行浸泡,浸泡時間大約為15min,當維持30℃左右,共計浸泡6min,浸泡后,繼續(xù)浸泡在1‰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或者是50%多菌靈500倍液,30min左右,這樣操作是為了減少猝倒病的發(fā)生,同時預防炭疽病、菌核病以及黑星病等特殊疾病。(2)抗寒催芽。首先,種子在0℃環(huán)境中,無接觸處理,1到2天,當種子在零下2℃條件中,放置大約3h后,再用涼水沖洗,然后在20℃條件下放置3h,等待溫度回升到25℃后進行催芽。這樣做可以有效提高種子抗寒特性。提高在寒冷地區(qū)的發(fā)芽率。(3)營養(yǎng)土配置方案。通常營養(yǎng)土有兩種配置方案,每種各有特點。①配方一:田園土三份,田園土要求三年內沒有種植過瓜類產品,腐熟有機肥料兩份,每1m3土添加磷酸二胺2kg即可,另加尿素300g,硫酸鉀1kg或者草木灰10kg,最后添加多菌靈30g,多菌靈可以有效抗擊白粉病。②配方二:田園土五份,腐熟圈肥兩份,馬糞三份,每1m3土加腐熟糞干20kg,草木灰10kg,甲基托布津80g,或者敵百蟲60g,二者選用其一即可。
三、播種和管理
如果采用靠接播種方式,則該使用點播法,將砧木和黃瓜種子播入種植地點,覆蓋土層2cm厚,同時,每個種植地點放置1粒種子,在播種前要進行澆水,給予足夠的水分,同時,在播種后盡量提高地面溫度,白天要保持在15℃左右,夜間不能低于15℃,砧木的下胚軸要培育的時間更久一些,同時,為了方便嫁接和預防傳染病危害,靠接下胚軸長7cm,插接5cm。
四、嫁接后管理
1.遮陰。為了保持種苗的濕度,減少高溫對于種苗的傷害,因此,減少陽光的照射強度,在陽光強度降低后,去除遮擋物,一周后不再遮陰。
2.保濕。為了保持空氣的濕度,確保嫁接后管理措施的有效性,保持空氣濕度是最為重要的條件,同時,嫁接后3天內不能通風,另外,在室內濕度控制在80%以上即可。
3.溫度控制。黃瓜接口愈合溫度約為25℃,溫度太低,會造成愈合緩慢,影響成活率。溫度過高,也會導致嫁接種苗失去水分,干枯而死,在嫁接后的5天內,保持25℃,不能超過30℃,夜間不能低于15℃,在5天后才可以通風降溫,同時,注意初始通風量不宜過大,10天之后可以通大風。要及時補充水分。
4.噴灑農藥。結合種苗補充水分,在嫁接后5天噴灑1次豐產素600倍液,這可以加快傷口愈合,其次,在嫁接后第9天,噴灑一次75%濃度的百菌靈500倍液,預防病菌感染,在嫁接后30天,可以進行移栽。黃瓜種苗較為脆弱,因此在噴灑農藥過程中,要注意噴灑量,減少對種苗的傷害。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黃瓜嫁接育苗技術隨著時間的發(fā)展,逐步更新,同時,也會面臨新的挑戰(zhàn)和危機,但是只要牢牢掌握先進科學技術,同時,不斷提升培育方式,積極發(fā)展新的種植方法,黃瓜培育,不再是難題。
參考文獻:
[1]孫鳳堂,程兆榜,徐秀蘭,王文姣,孫鳳玉.黃瓜集約化穴盤嫁接育苗技術[J].種子科技,2019,37(08):79.
[2]馮彩芳.日光溫室黃瓜嫁接育苗技術[J].西北園藝(綜合),2019(0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