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法庫縣關工委 徐敏
付百川(左一)給省市關工委領導介紹農戶的種植基地
在遼北一個古樸的小縣城— 法庫,提到付百川和他的“科技110”,人們贊譽不斷。
今年68 歲的付百川,在職時是法庫縣和平鄉(xiāng)經營管理站站長。臨退休前,擔任和平鄉(xiāng)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和老科協(xié)理事會會長。
2009年4月,為了方便工作,付百川購買了智能手機、數(shù)碼相機、筆記本電腦,并注冊了新浪微博、微信、QQ 郵箱。他將最新、最好的各類科技信息、政策文件等資料發(fā)表在日志中。
2012年,付百川建立紅柳QQ 群,將科技戶入群,人數(shù)達1178 人;2015年,付百川建立“科技110”QQ 群,入群人數(shù)480 人,相冊瀏覽量達2 萬人次。付百川在群里廣泛宣傳和平鄉(xiāng)科技大戶先進事跡、好家風傳承、幸福法庫典型材料等,供各位農戶學習。群友間互動頻頻,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加快了致富的腳步。
2016年,付百川建立了“科技110”微信群,邀請了76 位青年農民進群。為吸收科技大戶和青年農民進群,付百川用3 天時間走訪了全鄉(xiāng)6個村的養(yǎng)殖大戶、種田大戶和急需幫助致富的青年農民,并加他們進群。付百川在微信群中發(fā)布科技信息。大家有什么問題隨時提出,共同探討,共同解決;有什么好的做法互相交流,調動了青年農民致富的積極性。
付百川經常參加鄉(xiāng)村各項活動,獲得最新的科技信息,并在自家門口建立“科技110”宣傳板,根據(jù)農時季節(jié)宣傳科技信息、時事政治等,每月一期,每期兩版。幾年來,付百川以科技為先導幫青致富,有100 多名青年回到和平這塊土地,找到了自己的致富門路。
付百川從2012年開始向年輕人學習電腦知識— 打字要領、表格制作、郵箱管理、照片上傳、PPT 操作等,現(xiàn)在已能運用自如。老伴王淑華說:“老付就是個工作狂,一天到晚就是忙,經常忘記回家吃飯。我怕他累壞了,回過頭來還是多給他做些好吃的,補充些營養(yǎng)。他做的是對老百姓有意義的事,我支持他?!?/p>
到今年,付老在和平鄉(xiāng)政府整整工作38 個年頭了。和平鄉(xiāng)72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處處留下了他奔波的足跡和忙碌的身影。百姓的安危冷暖與他息息相關,知民情、解民意、答民問、幫民需成了他一個老共產黨員的服務宗旨,他說:“鄉(xiāng)親們富裕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付百川和他的“科技110”真正成了農村青年致富的智囊?guī)炫c加油站。他多次被評為“法庫縣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2017年被評為“沈陽市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