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瓊會
生豬產后胎衣不下是生豬分娩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的一種生殖系統(tǒng)疾病,如果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處理和治療,滯留在子宮當中的胎衣會在1~2天內快速腐敗發(fā)酵,從而引發(fā)子宮內膜炎,引起母豬出現嚴重的繁殖障礙。母豬如果機體吸收了腐敗物質會引發(fā)全身中毒,嚴重的會造成母豬出現敗血癥癥狀,危及生豬的生命。在產后母豬護理過程中,應該密切觀察豬群的胎衣排放情況,一旦發(fā)現胎衣不下應該盡早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避免產生意外給養(yǎng)殖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論述了豬產后胎衣不下的發(fā)病原因和具體防治措施,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廣大同行有所幫助。
一、發(fā)病原因
1、生理原因
母豬是多胎類的動物,在整個生產階段會分娩出大量的仔豬,但是由于仔豬的個體較大,在分娩過程中子宮很容易過度舒張,子宮的正常收縮和正常舒張能力會逐漸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母豬在每次生產之后很容易出現子宮不能正常收縮的情況,常常引發(fā)仔豬出現流產早產,引發(fā)胎衣不下。在整個妊娠階段,由于母豬和子豬的胎盤緊密相連,看母豬的子宮不能正常收縮,胎衣不能夠正常的向外排出,從而造成胎衣滯留,胎衣不下。
2、飼養(yǎng)管理原因
在妊娠母豬養(yǎng)殖期間,由于養(yǎng)殖戶沒有掌握相應的科學知識,生產過程中缺乏實踐操作經驗,母豬在妊娠中后階段沒有適當增加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也沒有及時對飼料配方做出調整,一直沿用同一個飼料配方投喂母豬。再加上母豬進入妊娠階段之后,養(yǎng)殖戶不能夠做好健康防控工作,很容易造成母豬機體營養(yǎng)物質,缺乏各種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微量元素投入不足,豬的整體生產能力較差,產后很容易誘發(fā)生殖系統(tǒng)疾病。另外有部分的養(yǎng)殖戶在母豬妊娠階段投喂過多的蛋白質飼料和能量飼料造成營養(yǎng)供給過剩,由于機體過于肥胖,或者母豬在后期運動量不足,缺少光照,在分娩過程中受到外界干擾而造成嚴重的應激反應,造成子宮不能正常收縮,從而引發(fā)產后胎衣不下。另外氣溫突然發(fā)生變化,高溫酷熱天氣和低壓環(huán)境也容易引發(fā)母豬產后胎衣不下。
二、臨床癥狀
母豬胎衣不下,分為了部分胎衣不下和全部胎衣不下。母豬分娩之后,有時部分胎衣或者全部的胎衣滯留在子宮當中,通過外觀觀察不能夠看到胎衣?;蛘卟糠痔ヒ聭覓煸陉庨T之外,長時間懸掛不會脫落。出現胎衣不下之后,患病豬的精神狀態(tài)逐漸變差,采食欲望下降,食欲完全停止,飲水量顯著增加,體溫顯著升高,最高升高到41度,發(fā)病1~2天之后,從患病豬的陰道當中流出散發(fā)惡臭氣味的液體,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和針對性治療,往往會造成敗血癥死亡,即便是不會死亡,也會造成母豬出現子宮炎癥,能想到母豬的正常繁殖機能,造成母豬多次配種不能正常受孕,母豬的淘汰率顯著升高。
三、治療
母豬胎衣不下診斷難度不大,結合患病豬的具體臨床表現,即可以對病情作出診斷。在具體治療過程中,應該結合患病豬的實際情況,采用中西藥結合原則進行針對性診治,這樣能夠提高治療效果,縮短發(fā)病周期,保證母豬在短時間內恢復健康。而對于藥物治療無效的患病豬,應該立即進行手術治療,人工剝離胎衣。
1、西藥治療
母豬分娩1~2個小時之后,如果發(fā)現胎衣不下,可以皮下注射麥腳浸膏,每頭豬皮下注射2mL。母豬產后4~5小時仍然存在胎衣不下的,除了采用上述藥物進行皮下注射之外,配合靜脈注射10%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每頭豬使用150mL興奮子宮,加速子宮收縮,有利于胎衣排出。向母豬的子宮當中注入10%的鹽水,加速子宮的收縮,加速胎衣排出。在治療過程中,如果發(fā)現母豬的子宮當中存在大量的胎衣碎片,可以向子宮當中注入0.1%的雷佛奴爾液,每次使用200mL,每天一次,連續(xù)使用3~5天。子宮灌注之后,向子宮當中注入恩諾沙星注射液,這樣能夠有效防止胎衣腐敗,發(fā)生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同時對患病豬肌肉注射磺胺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增強治療效果。
2、中藥治療
中藥治療母豬產后胎衣不下的組方較多,在臨床上應該結合患病豬的實際應用效果綜合選取??梢赃x擇使用芡實、山甲珠、川芎、歸尾、炒香附子、白酒、沒藥、五靈脂,使用劑量分別為30g、30g、30g、45g、100g、100g、35g、40g,水煎服每天一劑,連續(xù)使用三天為一個療程。也可以選擇使用血竭、紅花、土鱉蟲、益母草、白酒、木鱉子、桃仁、當歸,使用劑量分別為30g、30g、30g、200g、200g、10g、40g、50g,每天服,每天一劑,連續(xù)使用三天為一個療程。通過采用上述手段連續(xù)防控5~6天之后,養(yǎng)殖場患病豬病情即可得到有效控制。
3、手術治療
對于母豬個體較大,采用藥物治療沒有任何效果的患病豬,應該立即采取手術剝離胎衣。先對患病豬進行保定處理,然后對外陰部進行徹底的消毒。手術人員雙手消毒之后,帶上長壁乳膠手套,深入到子宮當中,輕輕的剝離胎衣并將其取出,最后向子宮當中注入0.5g的土霉素膠囊或者金霉素,或者使用滅菌的生理鹽水將其溶解之后注入到子宮當中。如果子宮當中的胎衣發(fā)生了腐敗變質,先使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1000mL對子宮進行沖洗,將液體完全導出之后注入抗菌藥物。
4、預防
在日常養(yǎng)殖過程中應該注重做好母豬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在母豬進入妊娠階段之后,應該強化母豬運動,適當增加運動量,增加富含鈣、鐵以及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飼料的投喂量,確保母豬在分娩期體重達標。另外妊娠母豬也需要定期進行防疫檢驗,按照計劃定期進行疫苗免疫接種,提高機體抗體水平,避免各種致病原的侵襲,保護生殖系統(tǒng)不被致病原侵染。在進入妊娠中后期之后,應該堅持每天對建設進行一次衛(wèi)生消毒。母豬進入產前一周,使用高壓水槍對產房進行一次全面的沖洗消毒,然后使用過氧乙酸進行噴霧消毒,最終使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進行熏蒸消毒。
(作者單位:云南省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普拉底鄉(xiāng)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畜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