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雙
一、簡述山東省沂源縣南魯山鎮(zhèn)自然氣候條件
南魯山鎮(zhèn)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西北部地區(qū),總面積約為206.37km2,南魯山鎮(zhèn)自然環(huán)境條件較為優(yōu)越,山清水秀,景觀獨特,不但是山東省旅游強鎮(zhèn),也是國家AA級景區(qū)、山東省生態(tài)旅游示范基地鳳凰山風景區(qū)。南魯山鎮(zhèn)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地區(qū)傾斜,境內最高為魯山,海拔約為1108.3米。南魯山鎮(zhèn)位于暖溫帶季風區(qū)域大陸性氣候區(qū),四季特征較為分明,春季回暖遲而迅速,大風天氣較多,雨水較少;夏季濕熱多雨,偶有干旱天氣;秋季氣候涼爽,干燥少雨;冬季氣溫寒冷,雨雪稀少。南魯山鎮(zhèn)氣候受到山區(qū)地形影響較大,小氣候特點較為明顯,常見的自然災害為干旱,其威脅較嚴重。
二、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具體應用
1、品種選擇
在進行設施果樹品種選擇過程中,需要嚴格關注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除此之外,還需重視以下四點要求:第一,需要選擇花芽形成較快的品種,以花芽成長的速度為根本,將那些形成花芽所在的樹木作為選擇對象;第二,將果實的品質作為選擇設施果樹品種的重要標準,那些產出酸甜適中、顏色艷麗、形狀漂亮的果樹是選擇的首要對象;第三,要保證果樹擁有較好的適應及抗病蟲害能力,尤其是在本地區(qū)種植過程中,要能夠適應本地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并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病能力,才能保證其栽培成活率不斷提升;第四,易開花、易結果的果樹也是選擇的主要對象。由此可知,在進行設施果樹栽培過程中,對于果樹品種的選擇非常重要,需要以當地的需求及自然條件為基礎,保證其產量與質量。
2、果樹栽培
為保證在果樹生長過程中能夠為其提供更為舒適的環(huán)境,在實際栽培時,需要利用合適的栽培技術并尋找適當的環(huán)境,而這其中便涉及一個極為重要的條件,叫做低溫需冷量。這個主要是對果樹的扣棚時間產生影響,一般情況下,了解果樹的低溫需冷量,在了解其自身休眠所需的時間,便能夠為果樹提供一個較好的生長環(huán)境,使其能夠迅速成活。設施果樹在進行栽培過程中,其主要的栽培技術需要以外界環(huán)境為基礎進行適當變化。其中需要我們著重關注的是果樹所處的外界環(huán)境,雖然可以由種植者進行適當的調控與創(chuàng)造,但是卻無法進行完全模擬,因此,這種對外界環(huán)境的些許的改變,會使果樹在自然休眠時,其處于的溫度范圍與實際存在較大差別。在進行果樹培育過程中,人們便可以更好的利用人工低溫處理的方式,引導果樹進入休眠狀態(tài),使其成活率不斷提升。
3、調控技術
正常情況下進行設施果樹栽培過程中,其技術不僅需要模仿外界環(huán)境,還需要了解果樹與果樹之間存在的不同,保證其栽培技術的針對性,促進模擬形式的轉變。一般情況下,部分種植人員會以本地區(qū)的氣候變化為基礎,更新轉變環(huán)境模式,以便于為果樹種植提供更為合理的調控狀態(tài),還能夠有效提升果樹的光合作用效率,保證果樹最終產出的更多果實,味道更加甜美。例如,種植者可以有效調節(jié)光度。從果樹的本身來說,植物沐浴在陽光之下,會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能夠有效儲存較多能量;而到了晚上,植物未能接受陽光的照耀,需要進行有氧呼吸,這個過程便會消耗能量。因此,種植者若能有效增加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便能夠進一步提高果樹結果的質量與效率。除此之外,在種植過程中最常用的形式便是大棚,種植者需要及時進行通風換氣,避免大棚內濕度較高產生蟲害。一旦出現(xiàn)蟲害,種植者需要使用多元化的手段,結合化學藥物、物理防治及天敵防治等多方面手段技術,提高病蟲害防控效率,減少病蟲害對果樹及果實產生的不良影響。
4、控長技術
限制生長是設施果樹栽培過程中需要著重關注的技術內容,果樹根系的生長會直接影響其栽培的具體質量,因此,種植人員需要重視對果樹根系分布類型及生長速度的了解,并對其進行有效協(xié)調。種植人員可以通過對樹冠部分的控制,全面整合果樹的生長發(fā)育,同時對果樹的垂直跟水平跟數量進行有效約束,為其生長方向提供一定引導,才能有效達到限根的目的。一般情況下,限根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第一,種植人員在栽種過程中,若果樹樹根較淺,其根莖的位置應該高除地面2~3厘米;第二,若想要有效完成限根工作,則可以使用起壟的方式,在栽種之前完成該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全面確保地面溫度,滿足果樹種植實際需求,使根莖的生長處于更為適當的溫度之中,為果樹的正常發(fā)育及果實的高職高產提供便利環(huán)境。
三、現(xiàn)代果業(yè)種植設施果樹栽培的管理方式
1、重視多元化生產模式的應用
果樹在進行生產過程中,若使用單一或陳舊的方式,無法滿足其果樹栽培種植的實際需求。因此,在當下山東地區(qū)種植果樹的實際模式下,需要結合現(xiàn)代果樹種植的多元化生產模式,以區(qū)域特點為基礎,形成規(guī)模性的果樹種植,這是當前地區(qū)果樹種植過程中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在實際進行種植生產過程中,要運用我國各個地區(qū)不同的氣候類型與特點,合理挖掘果樹資源并加以利用,以氣候為基礎制定最為適合科學完善的生產模式,最終提升果樹種植效率,提高其經濟效益。
2、全面優(yōu)化果樹設施結構
種植者需要重點調整并優(yōu)化設施果樹的栽培結構,能有效促進綜合管理體系的建設,保證其體系的高效性與科學性,為果樹的完善栽培與高質量生產提供有效幫助。在此過程中,栽培人員需要重視山東省環(huán)境、氣候等條件對果樹產生的影響,全面提升果樹高質高產,促進無公害綠色果實流入市場,為果農帶來較高經濟利潤收益。
(作者單位:256103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南魯山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