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悅瓣
這個月,我們要進行動態(tài)攝影的地點有些不同尋?!?一條顛簸、驚險刺激的自行車騎行道。由于連綿陰雨持續(xù)籠罩著森林,我們帶上了一對神牛AD200Pro口袋閃光燈。這次我們只邀請一位影友參與了當(dāng)天的活動。幸運的是,當(dāng)天我們有兩位騎手Finley Davies和KateHowser犧牲了他們的休息時間,來到森林騎行道向我們展示了山地自行車跳躍、下落和空翻等技巧。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清晰地捕捉到他們的動作。
無論是在阿爾卑斯山滑雪,還是在落基山脈登山,抑或在高原騎行,探險作家Matt總是隨身帶著相機。他熱衷于拍攝極限運動員的動態(tài)、自然風(fēng)光、野生動物。如果說他從拍攝戶外運動的過程中學(xué)到什么,那就是隨機應(yīng)變。所以當(dāng)天氣出現(xiàn)降雨跡象時,Matt并未驚慌失措,而是根據(jù)天氣選擇了正確的裝備。在這次拍攝中他帶了索尼A7RIII相機和全天候鏡頭,即使下雨也沒有阻擋他的拍攝。
對攝影而言,拍攝時機很重要。而在拍攝動態(tài)主體時,時機的重要性尤為突出?,F(xiàn)代數(shù)碼相機因其智能的自動對焦系統(tǒng),以及1秒內(nèi)可拍攝數(shù)張照片的高速連拍功能,將捕捉到精彩瞬間的可能性推至歷史最高。
雖然為了捕捉高速動態(tài)中的決定性瞬間,高速連拍像是個萬全的解決辦法,但這樣做的結(jié)果只能是存儲卡被填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而你花在刪照片上的工夫會比編輯照片還要多。
Matt的一個優(yōu)勢在于,因其本人就是山地騎行愛好者,他知道騎手下一步將會做什么動作。為了讓我們拍攝這張照片,騎手Kate進行了一小段下坡沖刺。據(jù)我們估算,她的速度約為每小時15公里。由于背景看起來略暗,而且想要定格如此高速的瞬間,快門速度應(yīng)在1/1000秒左右,但Matt外加了1/60秒的離機閃光,同時輕微地移動了相機。
在這張照片中,Matt展現(xiàn)出了拍攝動態(tài)攝影的經(jīng)驗。讓相機時刻保持蓄勢待發(fā)的狀態(tài),直到Kate進入目標(biāo)區(qū)域后開始拍攝。因為已經(jīng)用了閃光燈,便沒有必要再使用高速連拍了。所以,完成這張照片的關(guān)鍵全部在于時機。路邊的植物使畫面的視覺元素更豐富,大自然的顏色和騎手的顏色形成了有趣對比,閃光燈讓對比更為明顯。
使用RAW格式
Matt知道在存儲JPEG格式之外也要存儲RAW格式,因為在后期編輯時,這些RAW格式文件可提供遠超過前者的處理范圍?;颐擅傻奶炜蘸驼谔毂稳盏臉涔谧尙F(xiàn)場光線略暗。在這種情況下,后期時增加對比度、飽和度和陰影細節(jié)變得尤為重要。
在謀劃騎手Finley能為我們的下一張照片展示怎樣的技巧時,我們很快意識到,這位10歲的小騎手著實擁有不少看家絕技。圖中的這個不扶車把進行跳躍的動作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個動作中捕捉到Finley手臂張開最大的那個瞬間非常重要,Matt利用了他在泥地跳躍比賽以及山地騎行中的知識,預(yù)測到最佳拍攝時機。
Matt首先對好焦,隨后在Finley靠近時緊盯取景器。為了用眼角余光確認Finely何時會沖入取景范圍,Matt的雙眼都是睜開的狀態(tài)。他解釋道,雖然一開始感覺有點怪,但是熟能生巧。
再次強調(diào),因為閃光燈的存在,并不需要連拍模式,最重要的仍是拍攝時機。因為Matt選擇了預(yù)先對焦以及中等光圈,所以這張照片非常清晰,我們能夠很清楚地看到Finley的面部表情。
利用離機閃光燈
在暗光環(huán)境下捕捉高速動態(tài),對于攝影師的技術(shù)和裝備來說都是一個挑戰(zhàn)。在橄欖球或足球等競技體育的比賽中,即使周圍環(huán)境較暗也會有照明燈,而Matt卻沒有這樣的條件。不過幸運的是,他使用了兩個神牛AD200閃光燈,在Finley進入起跳區(qū)域后,從兩邊對Finley進行補光。Matt降低了2擋曝光補償來平衡光線強度。
除了不扶車把進行跳躍的動作外,F(xiàn)inley還向我們展示了許多很上鏡的技巧。最終,我們采納了騎手的建議,一個騎手蹲在兩個跳臺之間,另一個騎手騎車飛躍前者的頭頂。雖然這是一個需要標(biāo)上“危險動作請勿模仿”的技巧,但Kate卻對Finley信心十足,盡管他們才剛認識。
與不扶車把進行跳躍和后空翻相比,這個技巧對Finely來說算是家常便飯了。他只需要確保后輪不碰觸Kate的情況下跳起來即可。光線方面,Kate的左后方和右后方各設(shè)置了一臺閃光燈。
為了完成這個構(gòu)圖以表現(xiàn)出兩位騎手的距離之近,拍攝者需要留出一些空間。于是,Matt蹲下身, 采取了極低的拍攝視角,并傾斜了屏幕角度。因為可以預(yù)料到Finely會通過Kate的頭盔所位于的焦平面,Matt提前對好了焦,并適時按下了快門。事實證明,Matt選擇的時機依然很完美。如果說有什么能夠讓這張照片更有戲劇性,那便是Finley本可以在此刻看向Kate而非直視前方。不過,我們也不應(yīng)該苛求這個。
調(diào)整ISO
在光線條件好的情況下,如果不用閃光燈拍攝,Matt會把ISO設(shè)置在400,以便提高快門速度來捕捉動作。但是在這個環(huán)境下,我們不得不把ISO設(shè)置成800。如果光線效果太強,那就降低閃光曝光補償。
到了最終的拍攝環(huán)節(jié),我們給Matt安排了一個要用到閃光燈的趣味挑戰(zhàn)。使用慢速快門,在按下快門的瞬間快速變換焦距,就可以得到爆炸變焦效果。但因為光線昏暗,必須用閃光燈來完成挑戰(zhàn)。我選擇了后簾同步,它會在曝光結(jié)束時而非開始時閃光。
拍攝時閃光燈放置在相機右前方,通過無線方式引閃。Kate雙腳踩在踏板上同時保持平衡,而動感效果將完全來源于Matt變換焦距。
拍攝這張照片并非易事。雖然相機架設(shè)在三腳架上更加穩(wěn)定,但Matt能使用的只有一個燈架,而不是三腳架。與此同時,在車上保持平衡也絕非輕松。盡管存在種種困難,盡管Matt之前從未用過這樣的技巧,這仍是一次很好的嘗試。Kate的眼睛和衣服上的商標(biāo)都非常清晰,車子邊緣的模糊效果使這張人像分外有趣。
靠近一點
Matt帶了4支鏡頭,其中包括了70-200mm鏡頭和100-400mm鏡頭,但他用得最多的卻是24-70mm鏡頭。這支鏡頭讓他能夠在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靠近騎手,正如這張他拍攝Kate繞過彎道的照片中看到的一樣。在這張照片中,他使用了裝在熱靴上的機頂閃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