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海
【真題回放】
作文。
生活中處處有“頂”。你看,一粒種子,頂出土層;一只海燕,頂風冒雨;一座大山,頂天立地;一個團隊,合力相頂……它們都頂出了獨屬于自己的春天。“頂”,意味著承受、擔當、碰撞,支持……
請以“頂出一個春天”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自己的經(jīng)歷、體驗,感情真摯;不得抄襲和套作。(2)自選文體,不少于600字。(3)書寫3分,請認真書寫。
【解析與指導】
初看“頂出一個春天”這一題目,許多人會一頭霧水:春天怎么能“頂”出來呢?不過,只要細細研讀一下文題前的引導語,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春天”的含義如此豐富,文題中的“春天”,不僅僅是指大自然中的春,還有快樂、成功、和平、美好等許多層意思。而這里的“頂”,也不僅僅是支撐、拱起的意思,正如引導語中所說的那樣,它還包含承受、擔當、碰撞、支持等多層含義。一旦真正理解了題目中這兩個關鍵詞的豐富內(nèi)涵,就能基本把握命題者的設計意圖,知道如何去立意和寫作。
一、反復追問,打開思路?!绊敵鲆粋€春天”這道題目是一個短語,我們可以試著在心中問自己:誰頂出一個春天?頂出了一個怎樣的春天?這時候,一定會有許多與此相關的素材紛至沓來。比如冰封了一冬的江河終于開裂,用冰裂聲頂開了春天;特教老師們俯下身來,用慈母般的愛頂開春天;志愿者們幫助貧困兒童,用奉獻頂開了春天;科技工作者刻苦攻關,用勤奮和汗水頂開了春天……當各種人、事、物不斷涌進腦海,寫作思路就會豁然開朗。
二、反復比較,精心挑選。首先要選的是立意。由于“頂”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充滿力量,不畏艱難險阻,所以不少人都會在堅強、勇敢、抗爭這些層面進行立意,其實,愛、奉獻、合作、堅守原則、誠信等行為,同樣可以“頂”出一個春天。另外,除了圍繞個體進行立意外,我們還可以寫民族、國家層面的“頂”。同學們不妨結合素材積累情況,認真比較一下,爭取在立意上能與眾不同。
其次要選的是文體?!绊敵鲆粋€春天”這一文題,最適合著眼于植物的生根、發(fā)芽,寫一篇散文,通過描寫植物如何頂住嚴寒、長出新綠,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綠意盎然的春天,來抒發(fā)內(nèi)心的贊美、欽佩之情。另外,講一個故事,寫主人公通過努力終獲成功,或為別人帶來安全、幸福、快樂,巧妙詮釋“頂出一個春天”,也是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同學們還可緊扣“頂”,寫一篇議論文,議論如何去“頂”,才能“頂”出真正的春天。甚至可以編一則童話,寫一篇劇本。動筆之前,不妨好好斟酌一下,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文體。
最后要選的是行文思路。比如寫寫景散文,既可按時間順序?qū)懢?,也可按空間順序?qū)懢埃€可以采用鏡頭切換的方法寫景;再如記事寫人,可以倒敘,也可以順敘;可以一線穿珠,也可以欲揚先抑……動筆之前,最好能成文于胸。
三、反復打磨,精雕首尾。對于一篇考場作文而言,其首段和尾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段往往決定老師對全文的整體印象,尾段將影響老師最后給分時的“慷慨”程度。首尾精彩,中間有趣,尾段又余味無窮,這樣的文章肯定會得高分。如果首段、中間部分都不錯,尾段卻草草作結,老師給分就會有所保留;倘若首段就平平庸庸,效果則更糟。因此,雖然考場時間緊張,但同學們也要反復想好如何開頭,如何結尾。像寫“頂出一個春天”這篇作文,就可先仔細描寫“頂”的片段,激發(fā)讀者興趣;再回過頭交代原委,詳寫“頂”的整個過程;最后點題,升華主旨,形成一個意味無窮的結尾,這樣方能給閱卷者留下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