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000 河南省信陽市第七中學 廖徐加
前進的路上,當你還在猶豫和徘徊的時候,別人或許已到達了新的高峰。
——題記
星期一上午,姜老師說周四下午的作文課將換個形式,開一個模擬演講會,每個人從學過的演講詞中挑選幾段作為演講內容。
說實在的,我很動心。一直以來,我都很怕上講臺發(fā)言。既然這次并不是在臺上長篇大論,僅僅是幾段學過的課文——一小會兒就講完了,何不參與一下呢?再者我可不想讓中學生活留下遺憾。因此,我選好演講內容后,在家提前讀了一遍又一遍,對著鏡子練了好久。鏡子里的女孩滿臉自信,我滿心憧憬——鏡子里的她就是講臺上的我。
周四的下午,教室后面的表時針好像走得特別慢,我焦灼了半天,它才走了一格;可它又好像跑得很快,嘀嗒嘀嗒,似乎沒過多久,作文課就到了。姜老師說可以先自薦演講,然后她再抽取學號選學生上臺,兩人配合,一人演講,一人解說為什么這樣演講。突然增加的配合環(huán)節(jié),讓怯場的我打起了退堂鼓。我要不要先自薦呢?我可是準備了很長時間呀。但我又有些猶豫:我平時都不敢上臺講話,第一個自薦會不會到時候因為太緊張而出丑???要不,我再等等?內心徘徊不定……就在我猶豫不決時,同學們一個一個舉手,上臺演講。他們是那么堅定、自信、驕傲,讓我崇拜。
就在我的等待中,自薦結束,很快,到了抽簽環(huán)節(jié)。這是我最后的機會了,我挺直脊背,既緊張,又期待,還有點擔心——我既不想讓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又怕自己當眾出丑?!?號!”“38號!”“24號!”……每抽到一個學號,我的心就會隨之劇烈跳動。抽簽環(huán)節(jié)結束,班上大半同學已上過講臺。我舒了一口氣,應該沒有機會了,但我并沒有完全放松下來,心里反倒像壓了塊石頭那樣沉重?!斑€有5分鐘下課,我們再請兩位同學上臺!”姜老師的聲音響起,還有機會!我一時又雀躍起來。
我扭過頭,小聲對后排的好友芷說:“去不去?”
“你去不去?”她反問我。
“我想上去?!蔽倚÷曊f。
“那去吧?”她猶豫地問。
“好,你說!”我對她點點頭。
“我……”她臉上寫滿了糾結,一時間我又開始不知所措。
姜老師殷切的目光有意無意地掃過我,我感覺她似乎很希望我站起來,可我還是徘徊不定。最后的演講結束了,自告奮勇上臺的兩位同學聲音洪亮,語調抑揚頓挫,完美地結束了本堂課,贏得了全班同學的熱烈掌聲。夢似的,它結束了。
放學后,我忽然好想哭。因為我一時的懦弱與徘徊,幾天的努力就這樣白費了。更讓我難過的是,我仍然沒能克服自己的怯懦心理。
如果下次有這樣的機會,我還會再徘徊嗎?——不,絕對不會!
簡 評
這篇文章的優(yōu)點有:一、寫自己,抒真情。本文作者沒有寫普遍意義上的成功,而是寫了自己一次失敗的經(jīng)歷,選材并不高大上,主題也并不深刻,但因為寫的是自己的經(jīng)歷,抒發(fā)的是自己的真情,反而能夠吸引讀者。二、心理描寫細膩傳神。作者描述了在班級演講會前后充滿期待又緊張、猶豫、遺憾、懊悔的復雜心理,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上進又膽怯、努力又糾結、始終心懷希望的女孩形象。三、敘事清楚,情節(jié)有起伏。先寫自己為尋求突破而認真練習、充滿自信,再寫要不要自薦的猶豫和對上臺演講者的崇拜,然后寫抽簽環(huán)節(jié)的心情起伏,邀同學上場的主動與無措,察覺到老師期待的心動與徘徊,課堂結束后的難過與遺憾,敘事清晰,自然流暢。
(姜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