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淼 楊青琦
摘 要
熟悉的生活常識能夠幫助學生對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理解記憶,生活常識引入微生物檢驗教學中的應用,把課堂教學延伸、拓展,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
微生物檢驗;生活常識;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46.5-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06 . 31
0 引言
《微生物檢驗》是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重要核心課程,微生物種類多、內容繁雜、容易混淆、難以記憶;微生物個體微小、比較抽象、理解難度較大;微生物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有效地把生活常識融入微生物檢驗課堂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專業(yè)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1 借助生活常識導入新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采用新穎、獨特的方式引入教學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1]。導入新課時借助生活常識,學生意識到所學知識在生活中具有實用價值,激發(fā)學習欲望。在講授葡萄球菌屬時,由學生的親身體會導入新課:患毛囊炎產生的小膿包破損后,為什么常常黏稠的膿液掛在皮膚上不流淌、不脫落?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新課,等到學完新課內容,就不難解釋生活常識中有關的現象,同時也掌握課堂重點內容。利用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生活常識,導入新課,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學生結合實際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論知識[2]。
2 通過生活常識舉例,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
《微生物檢驗》教學中,通過生活常識舉例,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提高學習效果。講授真菌培養(yǎng)時,結合生活常識:梅雨季節(jié),潮濕的環(huán)境中物體易霉變,甚至潮濕的墻壁、家庭種花的土壤也可有真菌生長,同學們很容易感悟到:真菌生長營養(yǎng)要求不高,比僅僅灌輸理論知識要求學生強記效果好得多。教學內容生活化,能貼近學生實際,能將專業(yè)知識用通俗易懂的生活語言表達,便于學生理解[3]。
3 運用生活常識作類比,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微生物檢驗》理論內容比較抽象,授課過程中有效運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作類比,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平板分區(qū)劃線的目的是獲得足夠量的單個菌落,講授內容時可把平板分區(qū)劃線與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洗衣服類比。洗衣服時洗衣粉要適量,不能太多,否則衣服上的洗衣粉難以涮洗干凈,同樣平板分區(qū)劃線時挑取標本量不能太多;多次涮洗衣粉比只涮洗一次效果好,最終衣服上殘留的洗衣粉少,同樣平板分區(qū)劃線一般四區(qū)劃線,其實是把細菌稀釋才能在三區(qū)、四區(qū)長出足夠量單個菌落;每次涮洗衣服前把衣服擰干才能有效稀釋衣服上的洗衣粉,同樣平板分區(qū)劃線接種下一區(qū)前接種環(huán)灼燒滅菌才能有效稀釋細菌,最終獲取單個菌落。采取日常生活中人人皆知的現象去講解,就會產生良好的效果[4]。
4 利用理論知識解釋或討論生活常識
微生物幾乎“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利用課本中理論知識去解釋生活常識,學生們更容易理解理論知識。外傷(特別深而窄的傷口)后,醫(yī)生清除傷口中的泥沙和壞死組織、用過氧化氫清洗傷口、再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通過解釋或討論,學生很容易掌握破傷風芽孢梭菌能夠形成芽孢抵抗力強,在土壤中可存活數十年;傷口深而窄提供厭氧環(huán)境,壞死組織和需氧菌生長消耗氧也提供厭氧環(huán)境有利破傷風芽孢梭菌生長,清理傷口主要目的是破壞破傷風芽孢梭菌生長適宜的厭氧環(huán)境;注射破傷風抗毒素主要目的是緊急預防,通過被動免疫注射破傷風抗毒素與破傷風芽孢梭菌產生的破傷風痙攣毒素(外毒素)結合,使破傷風芽孢梭菌的主要致病物質破傷風痙攣毒素不能與特異組織結合,避免破傷風臨床癥狀出現。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并結合日常生活常識及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歸納總結[5]。
5 關注日常生活,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
微生物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生活常識中運用了大量微生物檢驗理論知識。夏天氣溫高,把食物保存到4℃冰箱里。大多數細菌適宜生長溫度是35至37℃,而4℃環(huán)境抑制了大多數細菌生長,食物保存期延長。教學中適當引用生活常識等誘導學生想象力,從而掌握便捷、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記憶方式[6]。
綜上所述,微生物與人類關系密切,微生物檢驗教學中有效地應用生活常識能夠幫助學生對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理解記憶。熟悉的生活常識幫助學生理解微生物檢驗的理論內容,增強學生對微生物檢驗這門課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用微生物檢驗理論知識解讀生活常識中的一些現象,增強實用性,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生活常識引入微生物檢驗教學中的應用,把課堂教學延伸、拓展,更好地為微生物檢驗教學服務,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廖禮彬,姚雪萍,秦紋,等.BOPPPS教學模式在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雜志,2019, 42(5):512-516.
[2]虞淦軍,吳艷峰.將生活化教學引入醫(yī)學免疫學課堂的思考[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9,35(11):1379-1380.
[3]佘佐亞.護理專業(yè)病理學教學中生活平臺的搭建[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6(2):171-174.
[4]彭芳.貼近生活的“藥理學”趣味教學[J].大理大學學報,2018,3(10):37-39.
[5]劉慧,劉海柏,楊雙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長沙醫(yī)學院學報,2017,15(1):42-44.
[6]韋乃球,覃驪蘭,柳俊輝,等.基于基層崗位和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考試要求的中藥學教學改革—以中醫(yī)定向專業(yè)為例[J].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9,22(3):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