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燕
立冬過后的青島,陽光依舊和煦耀眼,映在蔚藍的海面上如金子般燦爛奪目,伴隨著候鳥遷徙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海鷗也飛抵這片美麗的海域越冬,這群海洋精靈的如約而至為青島的冬天增添了一抹靈動的色彩。
千鷗共舞,似乎成了冬日青島一道不可缺少的風(fēng)景。
青島與海鷗的不解之緣大概還要從1994年的冬天說起,為喚醒市民的愛鳥、護鳥意識,青島率先在全國沿海城市開展了“挽留海鷗行動”,冬日里,零星的海鷗小心翼翼地啄食著人們?nèi)鱿碌氖澄?,給寂靜的棧橋海濱風(fēng)景區(qū)增添了無限生機。故事就從這里開始了,20余年來,市民和游客踴躍參與“挽留海鷗行動”,人數(shù)達上百萬,并有眾多青島市民為此項活動捐款。如今,“挽留海鷗行動”變成了“親近海鷗周末行動”。每到冬季,青島前海一線海鷗蹁躚之際,駐足前海,人鷗歡悅,海鷗似乎成為了青島的“城市鳥”,成為青島冬春賞海一景,人鷗共處,海天一色的場景,不時地被定格在鏡頭里,也為城市文明建設(shè)打造了一張靚麗品牌。
棧橋看青島最美海鷗“畫卷”
冬日里的棧橋,沒有夏季擁擠的人群,顯得安靜許多。依舊與海浪為伴,映著藍天白云,陽光暖暖的照著,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空,成群的海鷗排列成隊形盤旋,怎么看都是一幅畫卷。
“到棧橋喂海鷗”被媒體譽為“青島人跨年的特殊方式”。近幾年每到冬季,青島棧橋附近海域便吸引著成千只海鷗休憩歡聚。
所以,如果有時間,到青島棧橋附近海域轉(zhuǎn)轉(zhuǎn),你會看到數(shù)千只海鷗時而在空中盤旋,時而擦著海面飛翔,時而落在沙灘上休息覓食,旁邊擠滿了前來欣賞海鷗的市民和游客,有的給海鷗喂食,有的則拿起手機或相機不停地拍照?!爸翱赐略谂笥讶Πl(fā)的照片,覺得很震撼,趁著休息的時間特意來棧橋轉(zhuǎn)轉(zhuǎn)?!眮碜詽系亩⌒缕鋵嵔?jīng)常到青島出差,但這是第一次在青島看到海鷗,“以前來的時候多數(shù)是夏天或是秋天,夏天青島有很多的帆船賽事,可以在這里體驗到帆船的樂趣,秋天的八大關(guān)很美,滿地金黃的落葉和周圍的各色建筑融匯在一起,但是沒想到冬天的青島更有意思,可以在棧橋看到如此多的海鷗,看到海鷗和人的和諧相處。”棧橋兩側(cè)海域歷來是海鷗來青島最喜歡聚集的地方,搭配著老青島地標性的景觀,人們用小魚、面包投喂大片的海鷗形成了一道和諧壯觀的風(fēng)景線,還吸引了許多可愛的鴿子前來搶食。
隨著寒潮不斷侵襲,飛臨青島越冬的海鷗也已達到頂峰,其中上萬只紅嘴鷗將棧橋當成安樂窩,天天在此棲息覓食,與游人和趕海市民為伴。退潮后的灘涂上密密麻麻遍布這些小精靈,時而結(jié)伴飛舞成鳥浪,鋪天蓋地蔚為壯觀,吸引許多人前來喂食觀賞,紅嘴鷗也使出渾身解數(shù)賣萌乞食,萌萌的可愛之極。
20余年來,海鷗的數(shù)量從稀少到龐大,種類從少到多,從原來的只是遷徙路過,到如今很多海鷗“定居”青島。據(jù)介紹,1994年前后,青島的海鷗無論品種還是數(shù)量都很少,青島灣只有紅嘴鷗和銀鷗兩種海鷗,到如今海鷗的種群已經(jīng)達到20余種,這其中還發(fā)現(xiàn)了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遺鷗以及世界級瀕危鳥類中華鳳頭一燕鷗,而每年在青島過冬的海鷗超過了10萬只。
石老人看海鷗在沙灘起舞
在青島午山腳下臨海斷崖的南側(cè),距岸百米處有一座17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人稱“石老人”。
石老人是全國基巖海岸典型的海蝕柱景觀。千百萬年的風(fēng)浪侵蝕和沖擊,使午山腳下的基巖海岸不斷崩塌后退,并研磨成細沙沉積在平緩的大江口海灣,惟獨石老人這塊堅固的石柱殘留下來,乃成今日之形狀。從西北方向望去,這塊海中奇石極像一位老人,以手托腮,注目凝神,每天晨迎旭日,暮送晚霞,伴著潮起潮落,歷盡滄桑,不知度過了多少歲月。這個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鑿的藝術(shù)杰作,已成為石老人國家旅游度假區(qū)的重要標志,也是青島著名的觀光景點,有關(guān)這塊奇石的一個個美麗動人的傳說也吸引了許多游人來此觀賞。
隨著冬季的到來,在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你會看到數(shù)萬只海鷗落在海面之上,或是在沙灘上起舞,日出之時景色最佳,形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面。
顧家島漁港看最意境的海鷗群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qū)的唐島灣南岸,距離安瀾書院不遠處的地方,有一個依山傍海,風(fēng)光秀麗的小漁村——顧家島村。據(jù)《顧氏家譜》記載,明末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戰(zhàn)事頻發(fā),顧姓先人為逃避戰(zhàn)亂,攜子由原膠南市靈山衛(wèi)北門外村來到這里居住,逐漸繁衍成村,因地處半島,故名為顧家島村。
全村人主要從事漁業(yè)捕撈、養(yǎng)殖數(shù)百年。幾年前,他們就接到了整村搬遷的通知,這里將作為旅游度假區(qū)進行整體規(guī)劃開發(fā)。為他們和其他幾個漁村搬遷的新漁村南島小鎮(zhèn)已經(jīng)建設(shè)完畢。顧家島村的村民大多數(shù)已經(jīng)搬遷到新居。但是在顧家島村的漁港,漁船歸航海鷗翔集,覓食嬉戲,場面歡實熱鬧。傍晚時分,顧家島漁港外出捕撈作業(yè)的漁船陸續(xù)返航歸來,碼頭上人來熙往,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腥咸味兒,吸引著數(shù)千只紅嘴鷗集結(jié)而來,或覓食或嬉戲,場面歡實熱烈,成為深秋初冬漁港的一道靈動風(fēng)景線。
小麥島看海岬嶙峋中的精靈位于嶗山區(qū)的小麥島,面積只有15.71公頃、距離岸邊150米,是人工陸連的距離青島城區(qū)最近的一座離島。改造后的小麥島景色可謂美不勝收,在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礎(chǔ)上,以海洋為背景、以植被群落為基底,打造成了一處原生態(tài)的海島自然公園,煥發(fā)出青春活力。如今的小麥島藍天白云、海岬嶙峋,綠樹紅花生機盎然,環(huán)島360度可看海,處處是美景,成為市民休閑健身游玩的好去處。
岸邊礁石林立也給這一個個海上小精靈提供了棲息、歇腳的地方,坐在岸邊,海面上時不時會傳來成群海鷗歡快的叫聲,距離岸邊幾百米遠的礁石周圍,有數(shù)萬只海鷗在嬉戲,每當成群海鷗飛起,天空中全是海鷗的影子,場面震撼。成群的海鷗飛來飛去,但一直沒有離開麥島東側(cè)這片海域,不時有海鷗沖入水中覓食,更多的海鷗落在礁石上休息。
為何會有這么多的海鷗出現(xiàn)在小麥島附近呢?作為一種候鳥,每年4月中下旬,海鷗就要向北遷移,它們即將飛往西伯利亞等地區(qū)的沼澤地和海島,開始繁殖下一代。在離開之前,海鷗們要為長途跋涉積攢體力,海鷗在這個時間會成群追逐食物,之所以在小麥島和極地海洋世界西側(cè)成群出現(xiàn),是因為小麥島附近的魚群較多,可以讓這些小精靈們在此一飽口福。
積米崖看最靈動的海鷗
積米崖港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qū)唐島灣內(nèi),是國家一級群眾性漁港、國家二類開放口岸。近年來,隨著當?shù)亟?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許多漁民棄船上岸尋找新的發(fā)展方式。積米崖港卻保持了它原始古樸的風(fēng)貌,這里的漁民一如既往隨著日出日落出海打魚。從黎明到日出,在夾雜著濃郁腥咸味兒的氣息里,開啟了漁民新的一天。無論是整裝待發(fā),還是滿載而歸,沸騰的漁港秩序井然;海鷗曼舞,漁船進出,一派繁忙的景象里透著出航的豪氣和豐收的喜氣。正是出海捕魚的好時節(jié),這一幅幅畫面,一個個場景,讓人仿佛聽到了漁歌唱響……
初冬的積米崖漁港,空氣中便氤氳著一層淡淡的暖意。漁港的晨昏依舊忙碌,漁船進出頻繁。漁民們卸載捕獲的魚蝦蟹等海鮮帶來的濃烈腥咸味兒吸引了眾多由北方遷徙而來的海:鷗,漁港也就成了海鷗覓食的豐饒之地。這里的初冬別樣美,無論忙碌的.漁民還是歡快的海鷗,觀賞與聆聽都不會失望,有古樸的漁光曲,有靈動的風(fēng)景線,動人心弦。
膠州濕地奏響冬之圓舞曲
膠州灣濕地洋河人海口處,廣袤的蘆葦蕩與堿蓬草勾勒出一幅美輪美奐的灘涂濕地風(fēng)景。暮色霞光中鷗鳥的歡鳴聲清晰可聞;跳跳魚也不甘寂寞,在潮間帶濕地上蹦蹦跳跳,時而游弋于漲起的潮水之上。瑰麗的落霞映紅了雨后的洋河水,遠處的膠州灣跨海大橋連接線猶如神來之筆,連接起五湖四海,激活一方熱土。每到冬季,膠州灣濕地遠遠的海岸線上,黑尾鷗、銀鷗、紅嘴鷗等鷗鳥攜帶成群幼鳥在此棲息。
時而覓食,時而展翅掠過海面,據(jù)了解,隨著墨水河、白沙河環(huán)境治理推進,兩河人??谝殉蔀檫w徙候鳥的主要棲息地,每年有數(shù)萬只候鳥在這里過境停留越冬棲息,或補充體能后繼續(xù)南遷。
除此之外,在青島的五四廣場、八大關(guān)等地方都可以看到海鷗的飄逸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