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勇
感性無知則盲,知性無感則空
1984年,在柏林,一群博士畢業(yè)生的告別會上,導師興致勃勃地講起故事來。有人在一個足球場邊,向場內扔了一根針,要求不同的人來尋找這根針。最先上場的是個英國人,他彎著腰,老老實實地找,結果一無所獲,很紳士地表示無法完成任務。第二個上場的是法國人,他環(huán)顧了一下足球場,象征性地轉了兩圈兒,搖搖頭:“這個任務根本不可能完成?!钡谌齻€上場的是德國人,他先咨詢游戲的組織者:“我可以使用工具嗎?”得到肯定答復后,他拿來一根手杖,在足球場上開始畫格子,每個格子1米見方。直到把整個球場畫滿格子后,他逐個格子搜索,終于找到了針。教授說:“英國人做事保守,法國人散漫,而德國人嚴謹,所以總能取得成功?!?/p>
座中有個中國博士,覺得故事很有啟發(fā)性?;貒?,他任教于清華大學,創(chuàng)建了我國第一個工業(yè)設計系。他開始反思導師的故事,覺得德國人所使用的方法就是試錯法,雖然最終獲得成功,但太笨拙了。3年后,中國博士宴請導師,談到當年的找針游戲:“第四個上場的如果是中國人,也會像德國人一樣先提出問題,但是,我們提的問題會不一樣。中國人會問:誰扔的針?是大個子還是小個子?站在哪個點扔的針?向哪個方向扔的針?用多大力度扔的針?當把這些問題弄清楚了,再去找針,就容易了?!苯淌邳c頭說:“中國學生很會思辨。”
這個中國博士叫柳冠中,是我國著名的工業(yè)設計學術帶頭人和理論家。
(編輯/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