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
一萬個人拿箭,射一個靶子,毫無疑問,那靶子指定沒好。
可是,射一個靶子需要投入一萬的人力嗎?為什么不能找個射箭高手來,一箭搞定?再說,“萬人操弓”,結果會只是“招無不中”嗎?恐怕“招”周圍方圓百尺,也都要跟著遭殃了吧。專業(yè)的事,不交給專業(yè)的人去做,自然未必不能做成,但浪費也必定巨大,是以非萬不得已,不可取。當然了,有些事還就是人多力量大,所謂“人心齊泰山移”。
很多年以前,我的一個同學,因那個年代特有的“家庭出身”不好,在班里一直受到歧視。但是他也想進步,于是,就積極表現(xiàn),每天來的很早,掃地、擦黑板……
當時,我們中午都是帶飯的。這位同學家里的經濟條件還是不錯,也許是為了能和同學搞好關系,每次帶的飯菜很多。很多同學都喜歡和他湊在一起吃飯,而他也頗大方,愿意分享。
三年級的時候,我們班的同學好像只有三四個同學還不是“紅小兵”。他是其中一個,一次開班會,討論發(fā)展新隊員,我便提議發(fā)展他,理由是他學習好、勞動好、同學關系也不錯。豈料,我們班長突然就來了一句:“他不夠格,因為他爸是資本家?!蔽乙汇?,心中不服,說:“你這是唯成分論。懂不懂什么叫‘重在表現(xiàn)?”“表現(xiàn)?我這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他學習好,是走‘白專道路,勞動好,是假積極,企圖混入我們的隊伍,你所謂的同學關系好,更說明我們隊伍中的某些人已經被他腐蝕了!”
我本欲與班長再爭辯兩句,奈何這時幾乎所有同學都開始了對那位同學的攻擊。更讓我沒想到的是,其中叫喊聲音最大的幾個,竟都是平時最愛和那位同學湊一起吃飯的人。
后來,沒過多久,那位同學就轉學走了……
幾十年過去了,那天的事情仍歷歷在目,特別是我一想到那位同學坐在角落里,低著頭,淚眼汪汪的樣子,我這心里就隱隱地痛。
老話說的“真理越辯越明”呢?夫辯,不得是你有來言,我有去語,才辯得起來嗎?你們這么一窩蜂地沖上來,萬箭齊發(fā),這人家還有分辯的機會沒有?三人都能成虎,何況眾口鑠金。
我不知道我當年的那位同學今天在哪里,只希望當年的那個班會沒有給他造成什么心理的陰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