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文
(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77)
自重濕陷性黃土在含水率變化時具有濕陷性、強度降低等不良特性,在工程建設的前期階段,應結合建筑物的地基承載力要求、基礎類型等選擇較為合理的黃土地基處理方法,確保地基承載力和變形符合建(構)筑物長期使用的安全條件[1-3]。技術人員經(jīng)研究提出了強夯法、換填墊層法、預浸水法、擠密法、化學改性法等方法[1-5]。本文結合現(xiàn)場工程實例,應用砂礫石換填墊層法,作進一步的試驗分析,確定了具體的工藝要求和技術參數(shù),可為類似黃土地基處理工程提供參考。
咸陽某電廠二期工程擬建重要建(構)筑物有:主廠房區(qū)域、爐后區(qū)域、煙囪、間接冷卻塔、循環(huán)水泵房等,主要建(構)筑物柱腳荷載在104kN~5×104kN,基底壓力在200 kN/m2~500 kN/m2之間,基礎形式主要有獨立基礎和環(huán)板基礎,基礎埋深-4.0 m~-7.0 m,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
場地地層由上向下依次為①素填土、②黃土、③-1粉土和③圓礫,下伏地層為白堊系志丹群洛河組地層(K),巖性主要為長石砂巖和礫巖。典型地層剖面見圖1。
擬建工程地層物理力學指標見表1。
表1 擬建工程地層物理力學指標
結合現(xiàn)場原位試驗及室內試驗成果,綜合評定出各層地基承載力,見表2。
表2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評定表 kPa
②黃土,稍密~中密,根據(jù)試驗得出壓縮系數(shù)a1-2在0.10 MPa-1~1.07 MPa-1之間,壓縮模量Es在1.9 MPa~16.4 MPa之間;屬于中等~高壓縮性土。
③-1粉土,稍密~中密,根據(jù)試驗得出壓縮系數(shù)a1-2在0.10 MPa-1~0.86 MPa-1之間,壓縮模量Es在2.2 MPa~15.9 MPa之間,屬于中等~高壓縮性土。
③圓礫,稍密~中密,根據(jù)試驗確定其壓縮模量Es為30.0 MPa,屬低壓縮性土。
根據(jù)室內試驗數(shù)據(jù)及相關規(guī)范[6],場地內8個勘探點中有5個為自重濕陷,濕陷等級Ⅱ(中等),3個為非自重濕陷,濕陷等級Ⅰ(輕微)。場地按自重濕陷場地考慮,濕陷等級為Ⅱ(中等),最大濕陷深度為②黃土層底,濕陷起始壓力69 kPa。
①層素填土,未經(jīng)嚴格壓實,性質不均,局部呈現(xiàn)鹽漬土特征,具溶陷性,不能成為大型建(構)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層。
②層黃土濕陷等級為Ⅱ,不能作為主要建(構)筑物和對不均勻變形限制嚴格的附屬建(構)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層。
③-1層粉土不能成為主要建筑物和荷載較大的附屬建(構)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層。
③層圓礫工程性質較好,為較合適的地基持力層和下臥層,由于該層中存在③-1粉土夾層,必要時需作軟弱下臥層驗算。
基巖工程性質很好,為理想的地基持力層和下臥層。
本工程鍋爐房、冷卻塔等主要構筑物采用換填墊層法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將素填土、黃土及粉土層挖除,自③圓礫層頂換填涇河漫灘砂礫石墊層至基底,回填料厚度約2 m~5 m。
擬建場地附近的涇河高漫灘、一級階地儲藏有大量卵礫石料,選取天然級配砂礫石做篩分試驗,試驗數(shù)據(jù)見圖2。
通過篩分數(shù)據(jù)計算出,Cu=8.4,Cc=1.9,天然砂礫石級配良好,滿足換填材料性能要求。
采取涇河漫灘砂礫石做室內重型擊實試驗,典型曲線見圖3。
天然級配砂礫石修正后平均最大干密度是2.37 g/cm3,修正后平均最優(yōu)含水率是4.39%。
現(xiàn)場碾壓試驗共分十二層攤鋪,每一層取不少于6點檢測碾壓后的砂礫石含水率及干密度,匯總檢測數(shù)據(jù)見表3。
表3 各層砂礫石試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由表3所示檢測數(shù)據(jù)可見,碾壓結束單層干密度平均值2.35 g/cm3~2.55 g/cm3。
綜合兩種試驗成果表明,天然級配砂礫石可作為換填材料,換填施工最大干密度取2.42 g/cm3,壓實系數(shù)不小于0.97。
開挖基坑→檢驗砂礫石→分層鋪筑→含水率調整→機械碾壓。
1)開挖要求:采取1∶1的坡率放坡開挖,開挖至③圓礫層層頂,并確保上覆②黃土及③-1粉土完全清除。
2)換填砂礫石要求:最大粒徑不宜大于50 mm;材料應級配良好,不均勻系數(shù)Cc>5,曲率系數(shù)Cc=1~3;有機質含量不應大于4%;含粘性土量(d<0.075 mm)不應超過5%。
3)攤鋪要求:分層平攤砂礫石材料,每一層虛攤厚40 cm。
4)含水率要求:碾壓前測定含水率,若砂礫石過濕,碾壓前要翻曬。
5)碾壓要求:壓路機工作質量大于22 t,激振力不小于410 kN,初壓、終壓各靜壓一遍,中間動壓8遍,振動行駛速度不大于2.7 km/h。
1)原位密度試驗。
嚴格執(zhí)行過程質量檢驗,每一層經(jīng)檢驗合格后再攤鋪上一層砂礫石。采用“灌砂法”做原位密度試驗,檢測結果顯示每一層砂礫石平均干密度2.37 g/cm3~2.53 g/cm3,計算得每層平均壓實系數(shù)在0.97~1.05之間,符合相關規(guī)范[6,7]及設計要求。
2)原位載荷試驗。
碾壓完成后用平板載荷試驗檢驗地基承載力,整理試驗數(shù)據(jù),檢測點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在720 kPa~880 kPa之間,對應沉降值11.3 mm,變形模量Es在53 MPa~64 MPa之間,基床系數(shù)1.60×105~1.95×105。換填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650 kPa,壓縮模量Es≥50 MPa,滿足相關規(guī)范[6,7]及設計要求。
1)本技術方案采用砂礫石換填濕陷性黃土地層后,地基承載力顯著提高,達到650 kPa以上,壓縮模量超過50 MPa,能夠符合主要建(構)筑物對地基承載力和變形的限定條件,可作為地基持力層。
2)經(jīng)大量的室內試驗及現(xiàn)場碾壓試驗表明,涇河漫灘天然級配砂礫石材料各項性能參數(shù)均滿足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可作為換填材料。天然級配砂礫石材料修正最大干密度是2.42 g/cm3,修正最優(yōu)含水率是4.39%。
3)經(jīng)現(xiàn)場碾壓試驗表明:當選用工作質量重過22 t,激振力超過410 kN的壓路機,在單層虛鋪厚度控制在400 mm的情況下,最優(yōu)碾壓遍數(shù)為10遍,初壓、終壓各靜壓1遍,中間動壓8遍,壓實系數(shù)可超過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