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匡
海底龍宮
海底村莊遺跡
在海南??跂|寨港至文昌鋪前鎮(zhèn)一帶的海灣海底,有一個神秘的海底小鎮(zhèn),它靜靜地躺在大海深處,仿佛被時間遺忘了。如果你潛入小鎮(zhèn)仔細看,會發(fā)現這里共有72個村莊,透過海水,參差的房屋、墓碑、石橋、古戲臺、庭院里的石井和舂(chōng)米石等等這些生活痕跡都依稀可辨,你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座雕工精細的牌坊屹立水下,成群的魚蝦在牌坊旁穿梭往來,好像神話里的“海底龍宮”。
這到底是誰住的房子?難道是龍宮里蝦兵蟹將的家嗎?
其實,早在400多年前,這只是陸地上一些普普通通的村落。
1605年7月13日的午夜,當時中國是明朝,一場大地震突襲海南島,震級達到7.5級, 瓊山縣塔市與文昌縣輔前鎮(zhèn)位于震中之上,震中烈度為10度,據說,連相隔甚遠的湖南都有震感。這就是著名的瓊州大地震。明朝史書有記載:“官房、民舍、祠堂、城廓、坊表等倒塌殆盡,田地陷沒者不可勝記。”可見這場地震帶來的傷害之大。
美麗的海南東寨港,在這海面之下竟然沉陷著一個古村莊。
這場大地震導致震區(qū)的陸地大規(guī)模沉陷,100多平方千米的陸地直接垂直向下陷落,最大陷落幅度甚至達到10米左右,這種情況在國內外地震史上都非常罕見。而在那片陸地上的72個村莊自然也就隨著陷落轉瞬間沉入海底,成為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海底村莊,這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發(fā)現的海底地震廢墟。
退潮后海灘上出現的海底村莊遺跡
這次大地震帶來的損失無法估量,傷亡也令人痛心,但現在回頭看,這場災害意外地留下了一些珍貴的財富。
據文昌縣志記載,大地震前的鋪前鎮(zhèn)與演豐鎮(zhèn)間,僅僅是一條幾十米寬的“河道”,而這場災難在讓陸地塌陷的同時,也讓水路瞬間變寬,河床下陷使水位越來越高。匯入東寨港的河流慢慢將原本幾十米寬的水路沖刷成了大漁港,這才有了如今漁業(yè)興旺的鋪前港;??跂|北部與文昌市西北部之間的東寨港也因為陸陷,從一條陸上的小河溝升級成為有豐富海鮮資源的大漁港,東寨港附近勤勞的居民把這地震留下的意外遺產好好地利用起來,締造了屬于自己的魚米之鄉(xiāng)。
海底的古村莊只有在每年大潮退去,水位極低時才隱約可見。不同于陸地上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這片海底村落里,時間永遠定格在了數百年前那個午夜。大海深處這神秘一角,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人前來探尋,或許這也是意外遺產中獨特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