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峰,明修熙,王東明
(1.昌邑市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山東 濰坊,261300;2.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尿液不能順利由腎盂進入輸尿管,從而導致腎臟集合系統(tǒng)進行性擴張,是上尿路梗阻的常見原因之一。近年,隨著產前診斷及小兒泌尿外科的發(fā)展,大部分UPJO患者在產前及新生兒期被發(fā)現,接受手術治療的年齡大大提前,然而,仍有許多患者成年后才被發(fā)現。離斷式腎盂成形術是治療UPJO的金標準[1],既往行開放手術,隨著腹腔鏡的廣泛應用及逐漸被認可接受,目前越來越多地采取腹腔鏡手術。腹腔鏡下離斷式腎盂成形術有經腹入路與經腹膜后入路兩種方式[2-3],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采用經腹入路腹腔鏡手術治療53例UPJO患者,效果滿意?,F將體會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53例患者中男29例,女24例;左側30例,右側22例,雙側1例。10~33歲,平均(18.0±5.7)歲。術前患者均經B超、CT或磁共振尿路造影明確診斷,其中中度腎積水15例(28.3%),重度腎積水38例(71.7%)。合并泌尿系統(tǒng)感染21例(39.6%),8例(15.1%)合并結石;3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腰痛癥狀,23例無癥狀。經妥善術前準備后接受手術治療。
1.2 手術方法 采用經腹入路行腹腔鏡腎盂成形術,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臥位,患側腰部墊高,傳統(tǒng)三孔法施術,逐層切開臍環(huán),直視下穿刺12 mm Trocar作為進鏡孔,建立氣腹,壓力維持在10~12 mmHg。在腹腔鏡監(jiān)視下分別在患側鎖骨中線肋緣下、臍與髂前上棘中點穿刺5 mm Trocar作為操作孔。經結腸外側用電鉤或超聲刀切開側腹膜,游離并暴露腎盂及輸尿管上段,明確UPJO的原因及部位。行改良式腎盂成形術[4-5],于狹窄段遠端約0.5 cm處縱行劈開輸尿管外側約1 cm,呈喇叭口狀裁剪腎盂,期間不離斷腎盂輸尿管保持其連續(xù)性,懸吊線懸吊至腹壁;用5-0可吸收線縫合腎盂舌形瓣最低點與縱向劈開的輸尿管最低點一針,然后連續(xù)縫合腎盂與輸尿管后壁。應用氣腹針鞘穿刺作為通道置入雙J管,最后連續(xù)吻合腎盂輸尿管前壁至輸尿管切開處并離斷輸尿管,連續(xù)吻合修剪后的腎盂前后壁,關閉腎盂剩余開口,縫合完成后去除懸吊線,手術結束。手術過程見圖1。
圖1 手術過程(A:游離腎盂輸尿管連接處;B:縱行切開輸尿管外側;C:裁剪腎盂;D:絲線懸吊;E:縫合腎盂輸尿管后壁;F:置入雙J管;G:縫合腎盂輸尿管前壁;H:縫合腎盂開口)
53例手術均采用經腹入路順利完成腹腔鏡腎盂成形術,無中轉開放病例。51例腎盂輸尿管連接部存在狹窄或扭曲,1例為腎盂輸尿管連接部存在息肉,1例為異位血管壓迫。手術時間平均(158.4±56.8)min;失血量平均(9.6±5.8)mL,術中及術后均無輸血記錄;術后平均住院(5.9±3.1)d;無切口感染、吻合口漏尿、腎周積液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患者均順利康復出院,出院后1個月門診復查,出院后3個月再次入院于膀胱鏡下拔除雙J管,此后間隔3個月門診復查,隨訪12個月,經超聲及CT或磁共振尿路造影檢查見腎積水均有不同程度減輕,無復發(fā)病例。2例患者術后出現反復泌尿系統(tǒng)感染,提前至術后1個月拔除雙J管后逐漸好轉,隨訪未再發(fā)生。
UPJO是引起上尿路積水常見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其發(fā)病原因包括內源性因素與外源性因素,通常由內源性因素引起,如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扭曲折疊、息肉、瓣膜等,迷走血管神經壓迫是最常見的外源性因素。雖然手術指征存在爭議,目前比較公認的手術指征包括UPJO并發(fā)疼痛或感染、患側分腎功能<35%~40%、患側分腎功能下降10%、腎盂前后徑>20 mm并合并伸展擴張[6-7]。離斷式腎盂成形術是治療UPJO的黃金術式,既往多行開腹手術。1993年Schuessler等首次報道了腹腔鏡腎盂成形術治療成人UPJO并取得成功,但在當時認為是非常困難的技術,很難廣泛推廣應用[8];此后,腹腔鏡腎盂成形術亦被成功應用于小兒UPJO的治療[9]。
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的逐漸開展與發(fā)展成熟,腹腔鏡腎盂成形術因具有創(chuàng)傷小、康復快、美容效果好、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逐漸被廣大學者接受并得到廣泛應用,手術成功率達到甚至高于傳統(tǒng)開放手術,現已成為治療UPJO的金標準[10-11]。腹腔鏡腎盂成形術有經腹入路與腹膜后入路兩種途徑。在國內,大多成人外科醫(yī)師更習慣采用腹膜后入路,認為腹膜后入路對腹腔干擾小,優(yōu)于經腹腔途徑[12]。同時亦有學者指出,經腹膜后路徑建立復雜、操作空間小、手術時間長,而經腹入路操作空間大,更易于手術操作,手術時間短,尤其更適合處在學習曲線中的初學者[13-14]??傮w而言,經腹入路與經腹膜后入路均具有較高的成功率與較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是治療UPJO安全、有效的手術途徑,手術途徑的選擇取決于個人經驗[13,15]。
我們醫(yī)院采取經腹入路腎盂成形術治療UPJO患者53例,無中轉開放及術后復發(fā),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術后住院時間短,術后隨訪腎積水均不同程度減輕,手術效果滿意??偨Y53例成功手術的經驗,我們體會:(1)經腹入路腎盂成形術是治療UPJO安全、有效的術式,腹腔鏡下的放大作用使得操作更加精細、準確,具有創(chuàng)傷小、出血量少、術后并發(fā)癥少、術后康復快等優(yōu)勢。(2)經腹腔入路,氣腹建立簡單易行,操作空間大,更利于腹腔鏡下分離、裁剪、打結等操作,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麻醉等對患者的影響。(3)腹腔鏡下腎盂成形術存在學習曲線,經腹入路操作空間大,具有更舒適的操作孔Trocar角度,更利于初學者熟悉掌握。(4)采用改良式腎盂輸尿管成形術,術中裁剪腎盂與輸尿管時不離斷腎盂輸尿管連接部保持其連續(xù)性,保留了術中操作時的鉗夾位置,極大地減少了對吻合部位腎盂及輸尿管的鉗夾操作,可減少對吻合口腎盂及輸尿管的損傷,促進愈合,減少吻合口漏的發(fā)生。(5)術中對腎盂輸尿管連接部進行懸吊,可極大地幫助牽拉固定及視野的暴露,更利于操作,替代了助手的操作鉗,使三孔即可順利完成手術而不必再做第四個助手孔。(6)雖然腹腔鏡下的精細吻合使吻合口更加可靠,大大減少了吻合口漏及尿外滲的發(fā)生,我們仍主張放置雙J管,雙J管有效發(fā)揮支撐及內引流作用,可促進吻合口的愈合,防止吻合口扭曲狹窄的發(fā)生,雙J管內引流替代了輸尿管支架管及腎盂造瘺管,大大縮短了住院時間,術后3個月膀胱鏡下拔除簡單易行。術中放置過程中,我們通過氣腹針套管作為通道,避免了通過Trocar孔放置時氣腹消失的問題,保留了操作者雙手操作,使雙J管置入更加簡單、易行。(7)腹腔鏡下精細的吻合及雙J管內引流,大大減少了吻合口漏尿的發(fā)生,腎周引流管可不常規(guī)放置,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等不適,利于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然而對于炎癥粘連較重的病例,放置腎周引流管通常引流腎周的液體可促進吻合口的愈合,減少瘢痕形成,從而降低復發(fā)率。
目前,腹腔鏡腎盂成形術治療UPJO已逐漸成為共識,根據我們53例成功手術的經驗,我們認為經腹腔入路行腹腔鏡下腎盂成形術治療UPJO安全有效,手術效果滿意,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