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長華
最近,30集電視劇《谷文昌》在央視一套晚黃金檔熱播,再次喚醒筆者心中的執(zhí)念,追尋當年谷文昌同志在福建東山島的閃光足跡。
谷文昌在東山縣工作14年(其中任縣委書記10年)間,勤政為民,真抓實干,帶領全縣人民植樹造林,把一座風沙肆虐的海島改變成生機盎然的東海綠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起過谷文昌,稱他是“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典范,還在《“潛績”與“顯績”》的文章中,稱贊他“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2016年6月22日,中央黨校豎起谷文昌雕像,這是繼馬克思、恩格斯、毛澤東、鄧小平、焦裕祿之后的又一尊“紅色雕塑”。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東山島人在沙灘植樹場面
翻閱泛黃的《東山日報》, 筆者在1959年2月20日的報紙上看到一篇題為《昔日飛沙灘,今天綠衣蓋滿山——過冬大隊造林快又好》文章。這篇署名“林業(yè)科”的報道,講的就是當時植樹造林的事。過冬大隊響應縣委造林綠化號召,提出“北戰(zhàn)荒山,南戰(zhàn)沙灘,大戰(zhàn)雨天,誓把荒山變青山”的口號,劃分3個戰(zhàn)區(qū),分片包干造林,包時、包量、包質。1959年2月17日,大隊組織317人上山突擊造林,一位60多歲的老婆婆何玉霞抱著孫子參加了造林,她說:“我活了60多歲,從未看過這么多人來栽樹……”當天斷斷續(xù)續(xù)地下著雨,他們堅持種樹,奮戰(zhàn)4個鐘頭,共造林250畝,綠化栽樹3萬株。
同日的報紙二版,還刊登了一張《光禿山變成綠蔭山》的新聞圖片,從圖片上可以看出,當時東山島的荒山野嶺已經披上綠裝,群眾性植樹造林綠化的成果在不斷擴大,昔年那種“風來飛沙四處走,缺水少樹禿山頭”的景象一去不復返。
1959年3月11日的《東山日報》,圖文并茂報道了谷文昌書記帶領干部群眾造林戰(zhàn)風沙的新聞。報紙的顯著位置還刊發(fā)了“谷書記和代表們檢查石埔播樹種”的圖片新聞,同時刊登一篇林嫩惠寫的植樹造林報道《造林聲勢似猛虎,決把林墻擋風沙》。
20世紀70年代末,筆者與林嫩惠同在東山島林業(yè)系統(tǒng)共事。我從林嫩惠先生那里了解到,他1957年秋從福建林校畢業(yè)后,便被分配到東山縣林業(yè)科當技術員。那時,他經常與谷文昌書記一起上山頭、下沙灘,實地勘察風沙流向,沙丘分布,摸清“沙老虎”來龍去脈,制訂治理風沙的規(guī)劃。1958年3月12日,東山縣委向全縣人民發(fā)出“上戰(zhàn)禿頭山,下戰(zhàn)飛沙灘,綠化全海島,建設新東山”的號召,全縣人民積極響應,踴躍投入這場改造自然的戰(zhàn)斗中。
谷文昌來到山口村實地考察風沙災情,與當?shù)馗刹咳罕姽采讨卫盹L沙的辦法
昔日的山口村是東山島的風口,那里狂風起時風沙彌漫,蠶食田園,淹沒房屋,民眾深受風沙之苦,糧食也是十種九無收。1950年5月12日以前, 900多人口的山口村,常年流寓他鄉(xiāng)討飯的有600多人,30多人遠涉重洋出國謀生,因此該村有個“乞丐村”綽號。谷文昌了解到當?shù)氐那闆r后,認為“不治服風沙災害,百姓是不會過上好日子的”。他與縣委一班人研究制訂了治理風沙的方案,并先后8次組織干部群眾筑堤攔沙、挑土壓沙、植草固沙、種樹防沙……他曾站在山口村的風口沙丘上發(fā)誓:“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葬在這里。”
當時已確立木麻黃作為造林戰(zhàn)風沙的主要樹種,但全縣大面積植樹造林需要的樹苗量很大,而且需要自己培育。谷書記重視樹苗培育工作,他組織了由領導干部、林業(yè)技術員和老農民組成的造林實驗小組,自任組長。他們在水利條件較好的下溪村建立了40畝的縣級苗圃,并要求25個造林面積較大的村,建立自己的育苗基地。為了解木麻黃樹苗的培育情況,谷文昌勤下基層,經常騎著一輛舊自行車到9公里遠的苗圃檢查育苗進度。
群雁高飛靠領頭。在谷文昌這位“海島播綠人”的帶領下,東山島人對植樹造林改造惡劣生態(tài)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極大熱情和干勁,他們頂風冒雨植樹造林不間斷,定要家園舊貌換新顏。61年前的《東山日報》曾經刊發(fā)這樣一組《綠化歌》:“不怕風大雨綿綿,英雄干勁沖九天。一揮萬把銀鋤落,長起青松萬萬千。”“戰(zhàn)令一下紅旗飄,萬民齊動日月?lián)u。大鬧荒山戰(zhàn)沙灘,綠化歌聲沖九霄。”“春暖造林成活高,人人植樹莫放松。千軍萬馬攻禿嶺,要叫荒山變綠坡?!睆闹形覀兡軌蚋惺艿綎|山島人綠化荒山荒灘的決心和豪邁氣概。
谷文昌和縣委一班人帶領全縣軍民與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抗爭,植樹造林,防治風沙,護樹守林,經過艱苦的努力,成功治理了風沙災害。至1964年谷文昌調離東山縣時,全縣400多座小山丘和3萬多畝荒沙灘基本綠化,條條林帶在海岸線筑起了“綠色長城”。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谷文昌用自己的言行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敬仰。他帶領東山縣人民苦干14年,最終把荒涼的東山島變成了東海綠洲。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東山林綠島美,人民安居樂業(yè),是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縣和福建省環(huán)境最佳縣。昔日谷文昌老書記的愿望早已實現(xiàn)。
蔥郁的木麻黃,見證了東山人民改造惡劣環(huán)境的艱苦與執(zhí)著;茫茫林海,是谷文昌書記在東山百姓心中留下的不朽豐碑。
東山島谷文昌紀念園的谷文昌雕像
植樹造林改變了東山島的生態(tài)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