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時刻刻存在于身邊的微生物個頭小,肉眼往往不能直接看到,但其精巧、復雜的生物結(jié)構(gòu)、多彩的外形時常碰撞出藝術的火花!微生物可以在藝術品的創(chuàng)作,惡化和保存中發(fā)揮強大的作用。看不見的微生物世界也有著別樣的精彩,勾起我的好奇心,驅(qū)使我去一探究竟!
關鍵詞:微生物;生物藝術
一、藝術創(chuàng)作
1、五花八門的微生物藝術品
藝術具有一種獨特的自由和表現(xiàn)力,在大千世界里微生物無處不在地創(chuàng)造出色彩豐富的藝術品,不僅滲透了實驗室的世界,而且還使用了尖端的技術和材料。提起霉菌,許多人想起的可能都是發(fā)霉的食物,上面密布著一層菌絲,使人心生厭惡。纖維藝術家艾琳托馬斯使用氈制、羊毛建立她的科學實驗基地,然后使用鉤針和刺繡技術精心制作微生物的成長過程,讓你對霉菌大為改觀。當聽到可以致命的病毒或細菌時,我們很少想到它們美麗復雜的生物結(jié)構(gòu)。然而,英國的視覺藝術家Luke Jerram卻用藝術的形式設法改變我們對瘧疾、艾滋病毒或豬流感等致命病毒的看法,他花了無數(shù)個小時仔細觀察這些病毒的生物結(jié)構(gòu),并咨詢了布里斯托大學的病毒學家。他使用不同的照片或模型進行組合,設計繪制出圖紙,并交給專業(yè)的玻璃吹制工作者把病毒精確地放大,讓我們非常容易地觀看身體里的“病毒”,并且它們的照片還被廣泛用于醫(yī)學期刊、教科書和媒體。
2、微生物天然藝術顏料
細菌色素可以顯示多種顏色,包括彩虹的所有顏色和一些不尋常的彩色。細菌產(chǎn)生的顏料可用作食品、紡織品和涂料著色劑。一些細菌自然地產(chǎn)生色素,也可以將基因添加到某些細菌中以產(chǎn)生特定的顏色。用畫筆從細菌中提起孢子并將它們像顏料一樣應用于半固體瓊脂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皿中。孢子首先是無色的,當用細菌色素涂抹時,要注意每種細菌產(chǎn)生的抗生素,如果使用多種細菌菌株產(chǎn)生多種顏色,這些抗菌素可能會互相攻擊或相互抑制。在施用孢子后,通常在30攝氏度下2-3天后產(chǎn)生顏色。如果將瓊脂破碎成小塊并將水引入培養(yǎng)皿,則天藍色鏈霉菌可用于制備紅色和藍色涂料。最初將生產(chǎn)藍色顏料,但是通過加入鹽酸(醋),這些顏料可以制成紅色。將這種“涂裝”工藝更進一步,鏈霉菌可用于生產(chǎn)有色分子,可以純凈形式分離并重新懸浮在粘合劑中,以制造與丙烯酸非常相容的顏色……。
二、微生物威脅藝術
細菌,古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的,由于其生物降解潛力,對所有類型的歷史文物,甚至是現(xiàn)代材料藝術、公共建筑、博物館和私人藝術收藏品都造成威脅,在我們文化遺產(chǎn)的文物惡化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也可能成為接觸微生物的人的疾病來源。對于藝術愛好者來說,這些微生物是最不受歡迎的客人,因為它們的存在會導致藝術品和歷史文物在幾十年或僅僅幾天之內(nèi)的嚴重損壞,甚至是破壞。
應依據(jù)不同藝術品材質(zhì)所需監(jiān)測熱、濕度值,并加以環(huán)境通風控制,選擇適合的光照。盡量控制和減少每天的游客數(shù)量,并縮短參觀的停留時間。采用跨學科方法仔細評估解決藝術品惡化問題的干預措施,平衡微生物和環(huán)境的微妙臨界點。
三、微生物保護藝術
在20世紀,許多高毒性的有機氯化合物如林丹或五氯苯酚用于藝術品的凈化,但它們在化學上非常穩(wěn)定,會長期存在于許多處理過的物體中,因此對于處理這些物體的修復體來說存在健康風險,且會妨礙或偽造生物、化學或物理分析結(jié)果,對記錄及恢復作品歷史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我們應從過去對藝術品治療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生物修復干預包括直接應用于施氏假單胞菌A29菌株的整個細菌細胞圖形表面的生物強化,然后在最后純化蛋白酶。假單胞菌KF707菌株和Desulfovibrio vulgaris ATCC 29579細胞修復藝術石雕的損壞。嗜堿性細菌因其降低硝酸鹽的能力能清除石樣表面的硝酸鹽風化。施氏假單胞菌是革蘭氏陰性細菌,它是反硝化細菌,可以用于生物修復,因為它能夠降解四氯化碳,能有效地清潔壁畫:它能充分和均勻地去除不溶性鹽風化而不損壞涂漆層,還可使用由瓊脂組成的新應用程序支持。這項新技術已成功應用于位于西班牙巴倫西亞Santos Juanes教堂的一個十八世紀壁畫中的生物清潔。微生物技術的“生物移動”和“生物清理”應用于文化遺產(chǎn)表面六年后,結(jié)果顯示文物的損壞得到控制和改善。
除了人為補救性治療藝術,許多微生物本身就有預防和治療藝術品的能力。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制造自愈材料。自愈材料具有巨大的潛力,特別是在需要長期可靠性和基礎設施不易接近的條件下,自我修復都是基于微生物有益物種替代對藝術品造成損壞的微生物產(chǎn)生的,是一種先進和創(chuàng)新的生物技術方法,使用完整的活細菌細胞和特定的酶去除有害物質(zhì),通過生物技術手段基于活細菌的不同性能解決。
由于原始顏料中存在營養(yǎng)素,為微生物提供共生條件,藝術作品原始顏料滋養(yǎng)的再生微生物通常在繪畫中彼此相伴。這種細菌侵染及其原始涂料的替代已被證明不但不破壞藝術品,還有利于保護藝術品,可以起到保護藝術的小衛(wèi)士作用。例如對“布拉德肖藝術” 測試表明,大多數(shù)畫作不再包含油漆,而是顯示生命跡象,巖石藝術中的“活顏料”由不同種類的細菌組成,這些細菌在數(shù)百萬年的時間內(nèi)沉積在巖石表面,使得這幅畫的外觀不但沒有損壞,還令人驚訝地保持良好。
一些細菌的細胞活動以及它們的存在可以用于阻止更有害的微生物降解。對藝術品影響極小的細菌的存在有助于通過物理占用所有可用空間以及釋放阻止其他細菌生長的化學物質(zhì)來抵御更多有害細菌。微生物學家培養(yǎng)出假單胞菌菌株以吸收鹽水風化,來消除瓦倫西亞壁畫上使繪畫變得模糊不清的鹽積累。適當?shù)牟牧虾涂赡娴姆椒ǎ簩λ囆g品使用最小干預,保持藝術品外觀、原始設計和材料屬性不變,并強調(diào)可逆性,以確保未來治療、調(diào)查研究不受影響。
四、結(jié)論
微生物對于藝術不僅僅具有奇特、美麗的藝術效果,我們要預防和控制好它們對藝術的傷害,充分挖掘與利用好以微生物治理微生物的方法,利用細菌代謝來穩(wěn)定和保護藝術文物,生物修復方法是有前途的預防和保護藝術佳品的替代方法,是幫助我們?yōu)橄伦訉O后代保留歷史和文物的有利幫手,我們并不是唯一能解決這個問題的生物。
作者簡介:
陳泓霖(1996.6-),女,漢族,吉林省吉林市,單位:大連工業(yè)大學,研究方向:新媒體藝術,生物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