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瑤
摘 要:為實現中學生素質的提升,中學教師必須提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因此,提高教學有效性,把有效教學的理念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就成為當前中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中學數學是具有較強邏輯性的學科,具有較高程度的教學難度及學 生學習的難度。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能否實現 教學的有效性是影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等關鍵素質的重要因素,因此,對中學數學有效教學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學數學;教學策略
一、激發(fā)中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一)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激發(fā)中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親其師,信其道”,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激發(fā)中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作為教師,在數學教學中 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分析、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愛好、興趣、特長,教師應關心、愛護學生,及時幫助學 生解決數學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與困惑,教師應時時刻刻為學生著想,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用真誠之心與學生進行溝通。教師應用自身的熱情去溫暖學生,一個微笑,一句溫暖的語句會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就是 他們的“貼心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能讓中學生 體驗感悟到數學學習活動中的平等、民主、尊重與信任。
(二)新課伊始,激發(fā)中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課伊始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對激發(fā)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中學生學習數學的驅動力量。教師應設法將學生的“興奮點”聚焦起來投入數學學習活動中,因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動機與求知欲望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往往受制于興趣。恰如其分、新穎鮮活、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會深深地吸引學生學習數學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渴望。比如,教學《等比數列》時,教師可以利用《棋盤上的麥?!愤@個印度傳說進行導入,讓學生在饒有趣味的傳說故事中產生對“等比數列”學習的強烈興趣。
(三)搭建成功舞臺,激發(fā)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就動機是學習活動中一種極其重要的學習動機。一個人不斷獲得成功,其學習興趣毫無疑問也會不斷發(fā)展、不斷鞏固,學習效率與學習興趣彼此促進。顯然,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給學生搭建成功的舞臺,能讓學生獲得數學學習上的成就感,繼而激發(fā)中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應珍視學生的這種特殊性,重視學生間的個別差異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成功。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地為學生呈現數學問題,讓中學生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中獲得數學學習的成 功感。
在剖析重點、突破難點、強調關鍵點時,教師可以 將相關問題轉化為若干個由淺入深的小問題,再依據 學生數學學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去完成相應層次要求的問題,這樣學困生可以解決些基礎性的問題,中等生可以解決些中等難度的問題,學優(yōu)生可以解決些拓展延 伸性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實現“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每一位學生在數學上都獲得不同的發(fā)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滿足,從而在濃厚興趣的支配下繼續(xù)投入數學學習活動。
二、鼓勵中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數學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倡導的現代學習方式。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鼓勵中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 去學習數學。
(一)構建數學學習情境,激發(fā)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動機
自主學習更彰顯學生的自主性,自主學習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獲取、自主構建、自我發(fā)展、自我完 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為中學生努力構建自主學習 的情境,以激發(fā)中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熱情。比 如,教學《等比數列前幾項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趣味性的問題情境,用多媒體課件呈現相關的數學問 題,當然這樣的數學問題需學生用“等比數列前幾項 和”的知識才能解決,這樣的趣味性問題情境能激發(fā)中學生探究數學的欲望,可以讓中學生自主去解決,當自己無法解決時,教師就可以引領、點撥、指導學生通過 “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在師生合作、生生合作中將問題予以解決。在這樣的趣味性問題情境下學生會自始至終保持高昂的情緒,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將數學課程推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二)在教師的循循誘導中讓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數學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點撥者與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導航員”,在數學教學中應循循誘導學生去自主探究。
1.引導中學生從教材(文本)中自主合作探究數學。教師應引導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材(文本)的相關知識后,解決數學學習中遇到的新問題。比如,《等比數列前幾項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主合作探究教材上的相關知識,再用教材上的相關知識合理地去解決“等比數列前幾項和”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教材中走出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以培養(yǎng)中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2.引導中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自主合作探究數學。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是新課程倡導的數學教育目標之一。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讓學生去折數學、擺數學、剪數學、拼數學等。比如,立體幾何的教學中不少問題可以讓中學生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等將立體幾何的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直至將問題解決。
三、鼓勵大膽質疑問難,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題,多疑、多問、善問,在疑中求進,在問中求新,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關鍵處發(fā)問,在重點難點處發(fā)問。值得一提的 是,對學生進行逆向思維的訓練是培養(yǎng)中學生質疑能 力的一個重要方式。比如,在論證一個命題的真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逆向思維的方式,從對立面去 論證命題。若學生能對對立面的論證結果產生大膽質疑,則同樣可以得出正確的答案。
總之,中學數學教學的效率提升的策略多種多樣,教師可以通過激發(fā)中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通過鼓勵 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大膽質疑等方式、方法去提升其效率,以促進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培養(yǎng)中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促進中學生良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