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玨
《我們的星球》由《地球脈動》的創(chuàng)劇人傾情打造,探索自然世界的獨特又寶貴的奇跡,采用了令人驚艷的攝影和技術,并以前所未有的拍攝方式探尋了地球上尚存的野生區(qū)域和那里的動物居民,全面關注全世界生活環(huán)境多樣性的廣度。
基本信息
中文名:《我們的星球》
語 言:英語
類 型:紀錄片
導 演:艾雷斯泰·法瑟吉爾
配 音:大衛(wèi)·愛登堡
集 數(shù):8 集
單集片長:60 分鐘
制片國家/地區(qū):美國/英國
對于全球紀錄片愛好者來說,BBC(英國廣播公司)打造屬于必看級。小到《地中海美食之旅》,大到《地球脈動》,從藝術類的《意大利花園》,到科學類《霍金的宇宙》,它在各個范疇回答著人們對于過去和未來的疑問,又拋出對更多問題的開啟,在黑洞般的沉思里,留下探尋的光亮。
BBC 最新巨制《我們的星球》一經(jīng)推出,便沖上全球各大點評網(wǎng)站的巔峰。這部冷靜,又不失趣味和情感,富于美又發(fā)軔哲思的紀錄片,是影像世界的清流。
“一萬年前人類開始建立定居點時,我們周圍的世界滿是生命。這個繁榮穩(wěn)定的伊甸園培育了人類世世代代的文明。然而,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里,這一切都發(fā)生了變化。過去50年里,野生動物數(shù)量平均下降了60%。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自然的穩(wěn)定不再是理所當然?!?3 歲的老爵士、紀錄片之父——大衛(wèi)·愛登堡,在每集開頭都念出這段開場白。
“自然的穩(wěn)定性”,是這部紀錄片的題眼?!段覀兊男乔颉贩譃? 個系列,選擇地球殘存的原始生態(tài)系統(tǒng),從沙漠到南北極,從雨林到大草原,上山下海,觀云追風,帶領人們去那些看不到、體會不到的地方。生態(tài)各環(huán)之間精妙又脆弱的鏈接,就這樣一幕幕由動物、植物甚至細菌,展現(xiàn)在眼前。
最好的紀錄片,特別會選擇故事。第2 集講述了海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氣候變暖帶來的惡果在這里影響最巨。越來越稀薄的浮冰直接導致大量生物徹底失去了它們的生活。海象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冰面,只能爬到距離捕食區(qū)最近的小島上。寸土寸金的窄小地面,竟然擠下了10 萬頭海象!萬千肉身挨挨擦擦,這鏡頭如此震撼,仿佛看到海象驚恐的末日心情。在這里,每移動一步都是同類,擠壓、踩踏隨時會要了它們的命。母親不能保護幼崽,擠在中心區(qū)的海象根本無法覓食。有些海象歷盡千辛萬苦,爬上了小島的懸崖,大海就在下面,視力極差的它們以為下去就能回到海的懷抱,一只只從80 多米高處墜落……鏡頭就這樣一路跟隨,看著它們厚重的身軀不斷地砸在巖石上。海灘上,一具具海象尸體被白色的浪花輕輕洗刷,一種巨大的凄愴忽然攥住了人們的心靈。
火烈鳥幼鳥被鹽泥裹腿
所有的生態(tài)系列,都是沒有人煙的,而人的身影無處不在。氣候變化的前沿是動植物,人類行為的惡果,都被它們一一買單。一幕幕痛苦的掙扎、消亡,泯滅著存在于大地海洋的生命,也深深搖撼著每一個觀看者的心靈。全片靜靜展示著萬物之間神秘而深邃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不再是哲學中的蝴蝶翅膀,而是通過一個個生物鏈去拆解自然的嚴密,以及這種閉環(huán)的脆弱。人們會忽然發(fā)現(xiàn),在最復雜玲瓏的結構里,我們對地球的認知實際上單薄又自以為是。
紀錄片為普通人的視野,解決了一個“我到”的問題。如是我聞,如是我觀,那些人們無法觀摩的浩瀚與渺小,那些分分鐘與我們同在,卻無法感知的時空與命運,都一一展現(xiàn)眼前。我在,我到,我看見,BBC 的鏡頭雄渾壯闊,散發(fā)著令人目眩神迷的美,卻把命運的殘酷邏輯清晰擺列。對紀錄片來說,沒有這種浩瀚與悲傷同在的鏡頭語言,人們的感受會大打折扣。
每一幀畫面,每一組震撼的故事,都像一個不停搖動人類雙肩的呼喚者。在這些講述面前,“氣候變暖是個謠言”的說辭促狹自現(xiàn)。全片記錄的是自然,卻越發(fā)讓我們體會生而為人的沉甸,它用最好的共情,呼喚對“命運共同體”這個概念更透徹的理解。
(本文轉自《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