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是個小博物迷,他最喜歡的出游方式,就是逛博物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游遍全世界每一座城市的博物館。
在所有的城市中,天天最熟悉的當然還是家鄉(xiāng)南京。南京有大約200家博物館,其中有綜合類的,還有歷史類、科學類、藝術類的……天天都參觀過哪些呢?一起來看看他的游覽手記。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南京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和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并稱為“中國三大博物館”,分為6個館,擁有藏品43萬件,青銅、玉石、陶瓷、漆器、刺繡……各類文物一應俱全。
我和爸爸媽媽在南博逛了一上午,都沒有全部看完。除了因為它太大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nèi)サ臅r候,恰好趕上了動物主題特展,展出了很多珍稀動物的標本,還有一些可愛的動物造型的文物。嘻嘻,我一進去就不想出來了。我最喜愛的是一對漢代的小銅虎,它們就像我這個屬虎的“小老虎”一樣,又威風又可愛。
六朝博物館
南京是“六朝古都”,“六朝”指的是三國時的吳國,東晉,還有南朝的宋、齊、梁、陳。當時的南京,先后被叫作建業(yè)、建康,是一座非常繁華的城市。六朝博物館展示了很多六朝居民的服裝、家具等物品,讓人仿佛可以看到當時的生活面貌。
我最崇拜的歷史人物是三國時的諸葛亮,所以在六朝博物館的一個展廳看到“草船借箭”的設計時,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的所在地是秦淮河畔的江南貢院,江南貢院是古代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地方,據(jù)說一共有800多位狀元從這里誕生。最特別的是,科舉博物館的展廳設在地下,是國內(nèi)唯一一家地下式博物館,進入展廳,要走過一條長達130米的坡道。
我最難忘的是“魚龍變化”展區(qū),這里展示了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從鄉(xiāng)試到會試、殿試,一路過關斬將的過程,讓人不禁感慨,古代的讀書人想要“鯉魚跳龍門”真是太不容易了。
中國北極閣氣象博物館
“北極閣”并不是一座房子,而是一片丘陵。這里和氣象非常有“緣分”,早在1600多年前就是觀測天象的地方;近代,竺可楨等著名的氣象學家在這里做過研究;到了當代,這里又建成了我國第一個氣象專業(yè)博物館。
我最感興趣的是各種古老的氣象發(fā)明,比如桿子上立著一只“鳳凰”的風向器,像一根竹管一樣的測雨器,樣子像石鼓用來測日影的日晷……我還看到一個古人彈琴的模型,據(jù)說可以通過彈琴判斷天氣,聽上去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其實奧妙就在琴弦上,琴弦是用動物毛發(fā)做的,根據(jù)它們的濕潤程度,就可以預知會不會下雨。
中華虎鳳蝶自然博物館
虎鳳蝶的翅膀上有著黑黃相間的斑紋,看上去和虎紋很相似,因此得名。南京是中華虎鳳蝶數(shù)量最多的地方,老山、紫金山、牛首山等地都可以尋覓到它們的蹤影。中華虎鳳蝶自然博物館就位于老山腳下,在這里可以看到不同種類的蝴蝶標本,一共有大約400件,令人賞心悅目。
我最難忘的,是在展板上看到中華虎鳳蝶從卵變成蝴蝶的過程。它們從蛹到化蝶需要300多天的時間,所以一年只能產(chǎn)一次卵。它們的數(shù)量已經(jīng)很少了,特別需要人類的保護。
江寧織造博物館
南京自古就盛產(chǎn)一種特殊的絲織品,因為圖案非常華麗,像云霞一樣絢爛,所以被叫作云錦。清朝時期,中央政府在南京設立了江寧織造府(和建業(yè)、建康一樣,江寧也是南京的一個古稱),專門為皇家采購云錦制品。如今,在江寧織造府舊址上建成的江寧織造博物館里,就陳列了用云錦制成的各式衣物,其中還有為皇帝縫制的龍袍。
你知道嗎,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就是在江寧織造府出生的,他少年時在這里生活的記憶,成了后來寫作《紅樓夢》的重要素材。江寧織造博物館中可以看到各種關于《紅樓夢》的“元素”。像我一樣喜愛這本書的小伙伴,千萬不要錯過。
作為一部立體的“百科全書”,博物館除了能讓人增長各個領域的知識,還能讓人快速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你在哪座城市呢?也為你的城市寫一份“博物館手記”吧!
(作者簡介:蘇蘇,公眾號“童學會玩”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