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文龍 桂敏 張開強 楊武奎/襄陽航泰動力機器廠
該型彈性漲圈用于某型航空發(fā)動機主軸滑油密封。發(fā)動機大修換件后發(fā)生多起漏油故障,分析發(fā)現彈性漲圈密封效果不佳是導致漏油的主要原因。該型漲圈材料為稀土球墨鑄鐵,其結構形狀如圖1所示,圖樣設計技術要求為:在環(huán)規(guī)Φ195.07內檢測,漲圈開口尺寸不大于0.15mm時,漲圈外環(huán)透光應不大于0.01mm,且其切向負荷應在4~7N之間。原熱定型工藝加工完成后,發(fā)現漲圈透光檢查不合格。針對該問題開展新工藝方法研究,擬采取直接加工橢圓的方式替代原有熱定型工藝。為保證漲圈與設計技術狀態(tài)一致,需根據其開口尺寸和受力狀態(tài)求出其自由狀態(tài)下(切向負荷為0N時)漲圈的橢圓曲線,用于編制漲圈橢圓加工的數控程序。
根據材料力學均質連續(xù)性假設以及各向同性假設,同等變形條件下,同一構件的受力狀態(tài)應一致。按照圖樣設計技術要求,繪制漲圈開口閉合狀態(tài)的三維模型(見圖2),在開口處預開口0.15mm。對漲圈模型進行四節(jié)點四面體網格劃分,得到漲圈的有限元結構模型,如圖3所示。
根據漲圈收口后切向受力狀態(tài),在漲圈的開口兩端面加載開口彈力5.5N,在漲圈開口的圓周對面加載固定約束。此狀態(tài)為模擬漲圈收口的反向受力過程,其力學性能應滿足圖紙技術要求。
該有限元分析是模擬漲圈實際工作的逆向狀態(tài),得到漲圈受力前的位移云圖。位移云圖中所顯示的變形后的狀態(tài)即為漲圈自由狀態(tài)下的橢圓模型,如圖4所示。此時的橢圓漲圈模型為非結構狀態(tài)模型,其變形位移云圖所顯示的值是相對原漲圈狀態(tài)的相對位移量,故需對漲圈變形前后相對原坐標原點的位置關系進行計算。
圖1 彈性漲圈結構
圖2 漲圈三維模型
圖3 漲圈有限元結構模型
圖4 漲圈變形位移云圖
根據空間四面體單元特性,對四面體單元節(jié)點按右手法則編號為i、j、k、l,得到如下節(jié)點位移陣列:
其位移函數為:
四面體體積:
通過選取漲圈外圈的節(jié)點,查看其原節(jié)點位置以及位移變化值,并導入Excel表格,得到表1數據(只顯示了部分節(jié)點)。其中,Node ID為節(jié)點編號,X Coord、Y Coord、Z Coord分別為漲圈未受力前相對原點的坐標值,ΔX、ΔY、ΔZ為變形量,即的矩陣計算結果。根據原坐標值和變形量即可計算出變化后相對原點的坐標值。由于節(jié)點的圓形在XY平面形成點陣,這里的Z值變化非常小(10-3數量級),可不參與計算,全部設為0。通過Excel表的公式運算功能,得到變化后節(jié)點相對原點的坐標值,如表2所示。
將變形后相對于原點的X、Y、Z坐標值輸入TXT文檔,作為UG點陣的輸入文檔,儲存在建模文件夾中。
表1 變形前節(jié)點坐標及變形量
表2 變形后節(jié)點坐標計算結果
圖5 漲圈橢圓點云
圖6 漲圈橢圓曲線的形成
圖7 漲圈橢圓三維模型
圖8 運用橢圓加工方法加工出來的漲圈
運用UG軟件的點陣輸入功能,將建立好的X、Y、Z點陣坐標值以TXT文檔的格式輸入UG建模軟件,得到漲圈橢圓點云,如圖5所示。漲圈橢圓點云由533個點陣組成,其形狀連線即為漲圈外圈曲線。
運用UG擬合曲線功能,將點云用曲線連接起來,形成橢圓外圈曲線,如圖6所示。其曲線參數為7階方程擬合計算而成,其曲線公差最大為0.0004mm。運用UG拉伸功能,將曲線拉伸至漲圈厚度,并使曲線向內偏置一個漲圈寬度,形成漲圈的橢圓三維模型。如圖7所示。
該模型即為漲圈自由狀態(tài)下的橢圓形狀,將該模型直接導入CAM編程軟件進行數控編程加工,得到實際加工好的橢圓漲圈,如圖8所示。將開口閉合后在環(huán)規(guī)中檢測,其圓度公差在0.05mm內,完全滿足加工工藝要求。經正圓精加工后,該型漲圈技術參數完全滿足產品圖樣要求。
1)運用該方法能得到高精度的漲圈橢圓三維模型。
2)通過此計算方法在航空零件漲圈加工中的應用,使該類型產品合格率提高至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