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很小的時候,就拜在了鬼谷子門下學習。
有一次,鬼谷子給學生們出了一道題,他說:“今天,我要你們進行一次比賽,誰先砍回百(柏)擔榆柴,就算誰勝利。”學生們聽后,就都拿起砍柴工具進山去了。到了山上,大家都很拼命地砍柴,可是直到天黑,也砍不夠百擔,最多也就砍了五六十擔。
孫臏進山后,卻沒有急于砍柴,而是掏出了書,找了個偏僻安靜的地方,認真地讀了起來。等到太陽西斜時,他才站起身來,伸了個長長的懶腰,然后去砍了兩捆榆柴,又砍了一根柏木當扁擔,很悠閑地挑下山去。
鬼谷子見學生們挑回的一擔擔木柴都連連搖頭嘆息,直到看見孫臏挑的那擔柴火,才露出欣喜之色。學生們不理解,問鬼谷子道:“老師,我們雖然沒有砍回一百擔榆柴,但是總比孫臏多啊,為什么會是他獲勝呢?”
鬼谷子聽后對孫臏說:“你給他們解釋解釋吧?!?/p>
孫臏說道:“老師,我想我們不管怎么做,一天之內(nèi)也無法砍回一百擔柴,因此我想老師的題目一定另有深意,后來我想老師說的‘百(柏)擔榆柴肯定指的是‘用柏樹擔榆柴。老師,是這樣嗎?”
鬼谷子聽后,默默點頭,而那些累得筋疲力盡的學生這時才恍然大悟,無不佩服孫臏的聰明才智。
【若有所思】
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中,當面臨“山重水復(fù)疑無路”之時,試著更換一種思維方式,更換一個思維角度,也許你眼前便會豁然開朗,出現(xiàn)“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