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掉CELINE標志中的重音符號開始,HediSlimane這位于2018年走馬上任的全才就在不斷暗示自己的主張:新時代文化是沒有國籍或性別邊界的,CELINE也將更加屬于世界公民。有人評論新Logo的風格追溯了品牌在1960年代的形象,那么,在紐約、東京相繼開出的全新CELINE店鋪也或多或少展現(xiàn)了那個和平解放年代的產(chǎn)物——比如,你會發(fā)現(xiàn)美國極簡主義藝術家Donald Judd創(chuàng)作精神的深刻影響,Hedi親自設計了一系列橫平豎直、去除裝飾的木板家具,在每家店中登場。
CELINE用“21世紀的粗野主義”形容新店鋪的室內特征,整家旗艦店占地300余平方米,進門率先是香氛區(qū),男裝、女裝區(qū)分別位于兩側。Hedi上任后推出的品牌首個香氛系列首次亮相國內,他的青年時光、波德萊爾的詩、1980年代的巴黎都暗藏在香材故事中。店內黑白和裸色大理石、花崗巖鋪設的墻體,看似懸浮的不銹鋼管架依次排開,與金屬框架玻璃柜呼應,冷色光源遍布。Hedi巧妙地將金屬與自然材料結合,打破了某種單一的時代感。
一些在全球嶄露頭角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遍布店中,從店鋪中央的包袋區(qū)轉向右側男裝區(qū),藝術家馬秋莎以尼龍襪拼合的作品《沃德蘭舍賓碳》掛于拐角一側,受其母親一代用指甲油修補破損絲襪這種行為感染,她將尼龍作為女性意識的符號,最終以碎片拼圖的方式建構時代變化、個體與集體、女性意識流變等多種暗喻;Fay Ray以古埃及女神涅伊特(Neith)命名的蜘蛛微型裝置;Paloma Bosque則對不同材料看似意外的并置形成作品……這些新興藝術家被CELINE推介的同時,也與這個品牌的新風貌一齊勾勒出當下多元、自由的新世界。幾件來自20世紀的家具與Hedi自己設計的家具融合,組成女裝的兩個沙龍區(qū);而女裝試衣間前的圖書區(qū)的圖書,必然是Hedi親自挑選的,涵蓋了攝影、藝術、建筑等,統(tǒng)一黑白灰封面。
20世紀男女裝各自發(fā)展,常反用另一性別的時裝表征傳達性別的解放,但終歸是二元對立的。到了當下,所有時裝表征都在被剝離其原本附屬的主體,一切素材都可從零開始被重新定義。就像他如何處理室內材料一樣,Hedi很清楚這點。
CELINE
北京朝陽區(qū)建國門外大街1號國貿(mào)商城L1層L02
營業(yè)時間:10:00am-9:30pm
電話:010-65358018www.celine.com
設計科班出身的Swing身兼多職,一邊管理著OHA Design建筑設計事務所,一邊把餐飲集團經(jīng)營得風生水起?!翱臻g一定要和用戶發(fā)生對話,而餐飲行業(yè)是考察這種對話的最佳渠道。”餐廳負責人Mimmo介紹道。親手打造了Bar No.3、Blackbird、Dead Poet等一眾滬上熱門小館之后,Swing的最新作品落址于巨鹿路,它是一家意式家常餐廳,得名為“PASS RESIDENCCE”。
PASS RESIDENCE的室內氛圍頗有紐約布魯克林的“hipster”情調:瀝青地面性格十足,寸頭女咖啡師把她的自行車泊在了店里,形成一道不經(jīng)意的風景;設計師舍棄了一切飾面,將粗糲的混凝土墻壁和天花板暴露在外,空間各處還留著之前日料餐廳的彩繪以及裝修師傅的涂鴉筆記;餐廳里的不少家具由設計師從歐洲的舊貨市場精心搜羅而來,有比利時的中古燈芯絨折疊椅、拆去了水晶掛飾的老吊燈,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的軍用燈具……“以PASS RESIDENCE為名,因為我們想營造空置公寓的感覺,屋主搬離后,空間迎來公眾,讓人們享受短暫的停歇?!盡immo如是說。
設計師將沿街的門面全部打開,并通過三處門洞區(qū)隔出三個各有分工的空間:全天候咖啡館、葡萄酒窖和吸煙聊天區(qū)。由任意一個門洞進入餐廳,來客都能即刻感受到通透布局在室內的延續(xù):清一色的型男廚師在開放式廚房里熱火朝天地搟意面、揉餅團、調醬汁,忙碌地把一個個披薩餅送進又鏟出木柴火爐,全方位調動著食客的視覺、嗅覺、味覺。點上一個散發(fā)著蘋果木柴火熏香的披薩,再佐一杯自然酒,有機又美味。
SKPRENDEZ-VOUS
北京朝陽區(qū)建國路86號
SKP-S 2F
營業(yè)時間:10:00am-10:00pm
電話:010-87516088
人均消費:¥90-150
在近年屢創(chuàng)奇跡的北京SKP里,SKP RENDEZ-VOUS以書店、文創(chuàng)品、美食美酒、文化沙龍為載體,為所有顧客在琳瑯滿目的消費體驗之余,提供一個不違和的間歇和暢想片刻。去年年底,SKP-S聲勢浩大地落址于長安街南側,立足于“人類移民火星”的遐想主題吸睛無數(shù)。在SKP-S二層,隨之開啟的SKPRENDEZ-VOUS新店繼承了其一貫的復合氣質,也巧妙暗藏了星際穿越線索。
貫穿在店面中的是水泥結構的柱體和部分墻面上的涂鴉畫作,讓人聯(lián)想到電視屏幕上模擬信號的某一幀畫面,或是某類機械亂碼的美學秩序。這些視覺元素由藝術家馬晟哲設計,并由機械臂噴繪而成。人輸出了創(chuàng)意,人生產(chǎn)了機械臂,人進而指使機械臂完成了這個創(chuàng)意,它們進而成了包裹人類存在的景觀。這一連續(xù)的邏輯生成自圓其說,與SKP-S整體的“數(shù)字模擬未來”的烏托邦暢想不謀而和。
而具象存在的書籍、文具、設計品等與數(shù)字模擬的未來感氣息自洽地融為一體。除了書架,低矮的圓形金黑桌面上,也敞開陳列圍繞各個主題的相關書籍。限量藝術圖書邊,還配有翻書專用的白手套。某些主題下,也囊括著一些相關物件,如精裝賽車模型、時尚感十足的藍牙耳機、寶麗來膠卷與攝影作品集……書籍選品兼顧了SKP-S定位比較年輕、潮流、自主的客群所關注的流行潮流文化。而時不時發(fā)現(xiàn)的仿佛火星隕石的小擺件,更提醒我們此刻離“火星”其實不遠。
移步入內,可入座以明黃與淺灰為主色系的餐桌椅,慢用西式簡餐;或在金屬色和猩紅色交織的吧臺邊享用品類豐富的雞尾酒、葡萄酒等。角落冰柜中的“奶酪bar”及奶酪大全書籍,則為對“探索火星”有好奇心的訪客提供能量及知識補給。階梯小舞臺也暗示這兒大可變身為沙龍活動的私密場所。的確,應法文“RENDEZ-VOUS”之意,我們“相約”在這個火星詩意地的理由是無窮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