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宇 成紅娟 李燕 常淑娟
[摘要] 目的 探索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的生活方式干預方法。方法 將2018年1—12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數(shù)字隨機表法隨機分為兩組,各有60例;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實施有指導的生活方式干預;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及生化指標。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FBG、2 hPG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其中觀察組患者FBG、2 hPG、HbA1c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腰圍、BMI、TG、TC、LDL-C以及HOMA-IR均顯著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P<0.05)。結論 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有指導的生活方式干預可有效控制糖代謝與血脂水平,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 2型糖尿病;生活方式;FBG;2 hPG;HbA1c;血脂
[中圖分類號] 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1(a)-0018-02
最新流行病學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我國2型糖尿病發(fā)病率高,知曉率、治療率及達標率均低,糖尿病潛在并發(fā)癥風險極大,給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一定影響,同時也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嚴重經(jīng)濟負擔[1]。2型糖尿病指南及有關研究表明[2],積極生活方式干預是2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石。但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在糖尿病診治過程中,患者過分依賴藥物、胰島素,對生活方式干預的意義及效果認識不足,不能很好長期貫徹飲食控制及規(guī)律運動。為進一步探究積極的、有目的、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預對早期糖尿病血糖的影響,該文選取2018年1—12月該院門診收治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門診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按照數(shù)字隨機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中,33例男性,27例女性,年齡在38~78歲,平均年齡為(64.2±4.2)歲,平均病程為(2.5±0.5)年。觀察組中,32例男性,28例女性,年齡在38~80歲,平均年齡為(64.9±4.8)歲,平均病程為(2.3±0.6)年。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統(tǒng)計分析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門診常規(guī)治療方法,觀察組對生活方式進行干預,方法如下:①科學飲食指導:根據(jù)患者體重、身高以及活動量對患者每日所需的熱量進行精準計算,嚴格控制患者總熱量的攝入,讓患者做好膳食記錄及體重、腰圍等變化,并通過拍照的方式傳給主管護理,每周電話隨訪時,醫(yī)護人員根據(jù)患者治療情況,對飲食不合理之處進行指正,為患者制定科學的膳食結構與食譜;②合理運動:根據(jù)患者自身健康狀況為患者制定健身走、慢跑、廣場舞、打太極等有氧運動,每周電話隨訪時,監(jiān)督患者每周運動3~5次,每次鍛煉40~60 min,每周運動總時間應在160 min以上;③用藥行為干預:對患者用藥狀況進行指導,加強患者服藥的依從性,根據(jù)血糖指導患者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降糖藥物的劑量。
1.3? 評估指標
①血糖水平:分別在治療前、治療5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進行檢測;②生化指標: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腰圍、體質(zhì)指數(shù)(BMI),并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以及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血糖水平以及生化指標等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FBG、2 hPG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其中觀察組患者FBG、2 hPG、HbA1c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生化指標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腰圍、BMI、TG、TC、LDL-C以及HOMA-IR均顯著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2型糖尿病指南及有關研究表明[3-4],積極生活方式干預是2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石。健康教育、積極生活方式干預,改變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理念、樹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及內(nèi)臟脂肪,可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不僅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對血壓、血脂及高尿酸等多種代謝異常均產(chǎn)生有利影響,從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5]。但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在糖尿病診治過程中,患者過分依賴藥物、胰島素,對生活方式干預的意義及效果認識不足,不能很好長期貫徹飲食控制及規(guī)律運動[6-7]。
目前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預對糖尿病的影響,有很多文獻都進行了相關的研究[7-9]。Banting獎獲得者Taylor[5]研究指出,通過極低熱量飲食,減少肝臟內(nèi)脂肪,可明顯改善肝臟的敏感性,減少肝糖輸出,空腹血糖正常。隨后胰腺周圍脂肪減少后,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能力恢復,餐后血糖逐漸恢復正常,最終達到逆轉糖尿病。在臨床實踐中,嚴格極低熱量飲食難以實現(xiàn)。但該試驗也說明即使積極生活方式干預不能逆轉糖尿病,也可明顯改善糖、脂肪等多種代謝異常。該研究從臨床實際出發(fā),采取積極的、有目的、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預,治療后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腰圍及體質(zhì)指數(shù)、HOMA-IR較治療前及對照組有明顯改善;同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TG、TC、LDL-C均顯著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P<0.05);對患者實施積極有目的、針對性的生活方式干預,可通過控制體重、腰圍,改善胰島素抵抗,不僅有利于控制血糖,而且有利于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代謝異常,從而可減少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綜上所述,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積極的、有目的、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預,可有效控制糖代謝與血脂水平,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8,38(4):292-344.
[2]? Renault KM,Carlsen EM,Hacdcrsdal S,et al.Impact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 for obese women during pregnancy on maternal metabolic and in flam matory markers[J].Int J Obes(Lond),2017,41(4):598-605.
[3]? Santangelo C,Zicari A,Mandosi E,et al.Could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be managed through dietary bioactive compounds Current knowl edge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Br J Nutr,2016,115(7):1129-1144.
[4]? 徐丹鳳,孫建琴,陳敏,等.膳食聯(lián)合生活方式干預對糖調(diào)節(jié)受損患者氧化應激水平和血糖轉歸的影響[J].營養(yǎng)學報,2014,36(3):224-226.
[5]? R Taylor.Banting Memorial Lecture 2012 Reversing the twin cycles of Type 2 diabetes[J].DIABETIC Medicine,2012,12(39):267-274.
[6]? 薛君,石丹華,敖梅,等.心理干預對社區(qū)2型糖尿病伴抑郁癥狀患者糖代謝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7,15(1):110-113.
[7]? 范海根.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抑郁狀況與相關因素分析[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5,27(5):606-607.
[8]? 孫海玲,錢雷,李明,等.生活方式干預對肥胖妊娠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炎性指標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7,24(9):1213-1216.
[9]? 吳基炳.社區(qū)慢性病管理對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謝指標改善的影響[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6,30(5):42-43.
(收稿日期:20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