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忠明 編輯/易可
上海人喜歡吃粥,老上海四馬路一帶有許多粥攤,吃粥能夠撐飽饑餓的肚子,一年四季有各式各樣的粥,什么綠豆粥、赤豆粥、桂花糖粥、藕粥、雞粥、鴨粥、白粥、菜粥等。1940年,紹興章元定、章潤牛父子倆提籃穿街走巷叫賣雞頭、鴨膀、胗干等,后來擺了個雞粥攤,生意不錯。六年后,章家兄妹等人干脆在云南路75號開了家雞粥店,人稱“小紹興雞粥店”。
電視劇《小紹興傳奇》的小說作者沈嘉祿先生原來在小紹興雞粥店里工作多年,他介紹說:“小紹興的雞粥采用上海南匯、奉賢農(nóng)村養(yǎng)的‘九斤黃’草雞,還有紹興、余姚、嘉興、湖州等地的‘三黃雞’作為原料。一定要農(nóng)家的散養(yǎng)雞,公雞要當(dāng)年的,母雞要隔年的。用原汁雞湯澆進白粳米粥里,加一調(diào)匙用鹽、醬油、香油、蔥、姜調(diào)制成的作料,拌勻,趁熱吃,入口稠、糯、鮮、滑、香。白斬雞色純黃、味鮮、肉嫩、雞皮脆,所謂色香味齊全,給人以立體感的美味感覺,雞雜煮熟過酒極有嚼頭。小紹興雞粥店開始制作的雞并不嫩,有個老吃客,教了老板一個竅門:把煮熟的雞放到冷開水里冷卻一下,看看怎么樣?章潤牛一試,果然不錯,達到皮脆肉嫩的境界,生意一下子大好。從前云南路周圍有大世界游樂場、黃金大戲院、共舞臺、大舞臺、天蟾舞臺等大小劇場,唱戲的演員、看戲的觀眾散場以后都涌到這里喝粥吃雞,趙丹、白楊、王丹鳳、楊華生、笑嘻嘻、尹桂芳、戚雅仙、周信芳、蓋叫天、王少樓、艾世菊、韓蘭根等人都是這里的熟客。
聽說曾有一位外商在“小紹興”用完美餐后對章潤牛說:“我出一千美金一個月請你去如何?”章潤牛回答:“我的‘家’在此,出五千元我也不去?!?004年,小紹興雞粥店遷回云南南路75號原址。數(shù)十年光陰過去了,小紹興的一碗美味雞粥還是那么鮮香可口,來這里品嘗雞粥的食客日日客滿,你還可以吃到小紹興制作的傳統(tǒng)本幫菜:醉雞、熏魚、清蒸鰣魚、清炒鱔絲、干煎帶魚、百葉包等。有人贊曰:“北有全聚德,南有小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