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琴
正月半過后,我感覺右肩胛疼,右小腿下部微燙,疑似丹毒復發(fā)。春節(jié)前夕,已經連續(xù)輸液青霉素9天,可是因為過年停藥,如今病情死灰復燃。防疫形勢日趨嚴峻,去醫(yī)院麻煩,也不好意咨詢當皮膚科專家的親戚。
于是我自作主張,2月10日早上開始,服用春節(jié)輸液前醫(yī)院開具的內服藥某膠囊,每天兩次。第一天反應正常。誰曾想,第二天上午突然感覺腹部疼痛難受,勉強吃了中餐,其后不久,全吐掉,陣發(fā)性疼痛,難受極了。傍晚時分,喝紅糖生姜茶,少量喝水,也全部吐掉,徹夜無眠。
上網查看,服用這種膠囊確會有損傷腸胃、嘔吐等不良反應。事已至此,停止服用。萬般無奈,我一大早就聯系醫(yī)生親戚,告知近況,回復稱特殊時期,去醫(yī)院輸液不太好,可內服頭孢;還建議我去醫(yī)院查血常規(guī),當心敗血癥。
兒子責怪我,內服藥也敢自作主張。我想:“那口服藥不也是三甲醫(yī)院開的嗎,才相隔多少天啊,怎么就不管用了,還生發(fā)出如此惡劣的不良反應?”
我通過網絡預約掛號,相約下午時分前往醫(yī)院皮膚科門診。醫(yī)院門口門庭冷落車馬稀,昔日交通堵塞的場景已不復存在。
醫(yī)院門口,照例有手持紅外線體溫測量儀的,氣氛凝重肅殺。右側發(fā)熱門診入口,也有人進進出出。皮膚科門診在6樓,不敢乘坐全封閉的升降式電梯,乘坐階梯式電梯,左拐右拐的,多走些路而已。未戴手套,由老伴攙扶著,盡可能不碰扶手。
候診大廳內,冷冷清清,預約就診者不多,電子顯示屏顯示,排在我前面的也就五六個。候診者十分自覺,間隔數米而坐。仔細觀察,所戴口罩大同小異,有個口罩下方兩側附帶圓柱形器具的,怪則怪矣,我孤陋寡聞,不知所名,事后查詢得知,防毒面具也。
出診專家只有一人,他翻閱了我半個多月前醫(yī)科大附院出具的病歷,聽我主訴病情,另外換了兩種藥。到家后,一干人等,消毒、洗澡。我抓到救命稻草似的,趕緊吞服藥物,感受比前兩天一吃就吐,有所改觀。一天后,藥物發(fā)揮作用,不但腸胃舒暢,右小腿丹毒炎癥消退。人逢好事精神爽。
老家南通也傳來喜訊,家鄉(xiāng)交通逐漸恢復正常。疫情退去,讓我早日回到老家,高齡老母正翹首以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