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瑤
同學們好,歡迎來到“國學講堂”!本期我們來看一個關(guān)于如何讀書的故事,先來讀一讀原文吧。
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又善《左氏傳》,更為作《朱墨別異》,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云:“必當先讀百遍?!毖裕骸白x書百遍,其意自見?!睆膶W者云:“苦于無日?!庇鲅裕骸爱斠浴?。”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
1.遇:指董遇,漢末三國時期的儒學大家。
2.從:跟隨。
3.見:通假字,通“現(xiàn)”,顯現(xiàn)。
4.無日:沒有時間。
5.歲:年,這里指一年。
這個故事出自《魏略·儒宗傳·董遇》。董遇是三國時期魏國的儒學大家,擅長研究《老子》,為《老子》作了注解;他還對《左傳》很有研究,作了《朱墨別異》。有人仰慕董遇的才華學問,想跟隨他學習,董遇卻不肯教,只說:“你必須先去把書讀個一百遍?!彼纸忉屨f:“只要讀上一百遍,書籍的含義就自然而然地顯現(xiàn)出來了?!毕敫麑W習的人說:“苦于沒有那么多時間?!倍龌卮穑骸皯敯选鄷r間利用起來?!庇腥藛査叭唷笔鞘裁匆馑迹鼋忉屨f:“冬天是一年中多余的時間,夜晚是白天多余出的時間,陰雨天是平日里多余的時間。”
董遇的學習方法無非是“刻苦”二字,一部經(jīng)典要翻來覆去地讀上許多遍,直到讀出其中的微妙含義,自然就學到了知識。但他利用時間的方法就十分巧妙了:冬天是一年勞作后休息調(diào)養(yǎng)的時間,可以用來讀書;夜晚是白天工作結(jié)束后的時間,可以用來讀書;遇到陰雨天,不好出門,也可以把時間用來讀書。正是這看似稀松平常的“三余”,給了董遇數(shù)倍于旁人的學習時間,最終助他學有所成,成為一代大儒。對于我們來說,這種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的方法,是對課堂學習的一個有益補充,值得借鑒。
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時間,是做好每一件事都必須掌握的技巧。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要想取得比別人更多、更好的成果,就要利用好每一段空閑的時間。這些看似多余的時間累積起來,聚沙成塔,就能從量變轉(zhuǎn)為質(zhì)變。下面我們來看一個詩人的故事——
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時間,是做好每一件事都必須掌握的技巧。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要想取得比別人更多、更好的成果,就要利用好每一段空閑的時間。這些看似多余的時間累積起來,聚沙成塔,就能從量變轉(zhuǎn)為質(zhì)變。下面我們來看一個詩人的故事——
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的開創(chuàng)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的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齊名的著名詩人。
李賀自幼體形細瘦,通眉長爪,長相極有特征。他才思聰穎,七歲能詩,又擅長“疾書”。相傳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李賀正值七歲,韓愈、皇甫湜造訪,李賀作《高軒過》一詩,韓愈與皇甫湜大吃一驚,李賀從此名揚京洛。
李賀自述家境時說:“我在山上舍,一畝嵩磽(qiāo)田。夜雨叫租吏,舂聲暗交關(guān)。” 家道中落后日漸窘迫的生活,促使李賀立志考中進士,走上仕途。然而造化弄人,他的才氣和名聲引來小人的妒忌,向朝廷進讒言,取消了他的考試資格。盡管十分看重李賀的韓愈為他多方奔走,上表鳴冤,李賀的科舉之路依然半途而止。從此,李賀便將一腔熱血和滿腹才情轉(zhuǎn)而投入到詩歌創(chuàng)作中去了。
然而,李賀的成就不僅來源于他獨特的經(jīng)歷和過人的天賦,更離不開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騎驢覓句”。李賀干什么事都極認真,努力追求完美,對于他的詩作就更是一絲不茍,容不得半點自己不滿意之處。李商隱所作的《李長吉小傳》記載:李賀經(jīng)常是“騎巨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他自己也說:“誰似任公子,云中騎碧驢。”李賀的寫作狀態(tài)和技巧是使人感慨以至于贊嘆的。他寫詩不急著立題,而是先要到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題材,挖掘題材。李賀經(jīng)常白天帶著一個書童,騎著驢出門,在驢背上無事可做之時,就苦思冥想,構(gòu)思絕妙的詩句。當靈感瞬間襲來時,就趕緊在紙上寫下來,放到布袋中,晚上回家以后,再把這些詩句整理成完整的詩。李賀的母親見狀,心疼地說:“我兒是要把心都嘔出來才肯罷休?。 ?/p>
正是這驢背上的苦心推敲,為后世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雞一聲天下白”等千古名句。李賀也因此被稱為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和李白、李商隱合稱“三李”。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對李賀的評價也相當高。王夫之評價他:“長吉于諷刺,直以聲情動今古”,認為他可媲美李白;魯迅先生年輕時十分喜愛李賀的詩,在他手書的古詩中,李賀的詩是最多的;就連毛主席也對李賀推崇有加,把“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李賀的名句用在自己的詩中,他還曾向陳毅元帥推薦說:“李賀的詩很值得一讀,不知你有興趣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