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答案是:當你觸碰一汪水時感到潮濕,是因為指尖告訴大腦那種感覺是“濕的”。神經(jīng)脈沖能將信息從皮膚傳遞到大腦,我們稱之為“觸覺”。觸覺還能告訴你冷或熱,粗糙或細膩,以及干或濕。水的感覺是潮濕的,這說明水是一種液體。
不過,水只是在0℃到100℃之間才是液體,在0℃以下,水是固態(tài)的冰。如果冰箱里的冰塊被放在室溫下,冰便開始受熱融化,重新化成液體。當水壺中的水被加熱到 100℃以上時,就變成了肉眼無法看見的氣體,被稱為水蒸氣。(你看到壺中冒出的蒸汽其實是液態(tài)的小水滴,是水蒸氣遇到壺周圍的冷空氣時形成的。)
如果你有一架超級顯微鏡,就會看到水是由分子組成的,每個分子又由更小的物質(zhì)——原子——組成。你可以把這些東西想象成樂高積木,它們組合在一起構(gòu)成你周圍的一切,也構(gòu)成你身體中的一切。
每個水分子都是由兩個氫原子與一個氧原子結(jié)合成的。水分子之間也相互“黏合”,靠的是氫原子的一種特殊性質(zhì)。關(guān)于這種特殊黏合(化學(xué)上稱之為“氫鍵”),你長大后會學(xué)到更多的細節(jié)?,F(xiàn)在你需要知道的是,這些氫鍵使水分子互相結(jié)合得更加緊密,比大小相近的其他分子都要緊密。這使水在很多方面都很奇特。
下面是水的一些奇特之處:
液態(tài)的水的表面有一層薄薄的“皮膚”,你不能看到它,不過它結(jié)實得足以令昆蟲在其上行走。由于有這層皮膚,液態(tài)水可以沾在我們的手上和衣服上,讓我們感到潮濕。其他一些液體,比如水銀,在室溫下不會有潮濕的感覺,因為它沒有這種輕微的黏性。假使你把水銀倒在手上,它會像彈球一樣滾動。(不過別做這樣的嘗試,水銀有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