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楊
“人挪活,樹挪死。”有人說。
“臘梅會挪死嗎?”我有點擔(dān)心。
老花匠提著鋤頭、鏟子來了。
他鏟開了!刨開了!瘦小的臘梅,卻有并不瘦小的根須,它是一株已經(jīng)成熟了的臘梅??!它的根須長長的,在地下蔓延著。老花匠用鏟子把四周的根須全鏟斷了!
他又掄起鋤頭,朝幾根甘蔗一般粗細(xì)的主根砍去。鋤落之處,錚錚有聲。發(fā)聲之處,竟露出白生生的斷裂開的主根,像斷裂的骨骼,白得駭人。
我的心一陣悸動:“它會死嗎?”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經(jīng)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斷!”
“不砍斷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種職業(yè)性的殘酷。
不能不承認(rèn),為挪這株臘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這株臘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動它,非砍斷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傷筋動骨,也是出于無奈。 ?誰讓這株臘梅在這塊土地上生長了那么長的時日呢?
“嚓!嚓!嚓!”一鏟,一鏟,一鏟……
“喀!喀!喀!”一鋤,一鋤,一鋤……
臘梅的根須與這塊熱土的聯(lián)系被一一割斷了。
“嘎吱”一聲,老花匠一腳蹬過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斷開了。我仿佛聽到了臘梅的呻吟。臘梅在陣痛中出土了!獨立了!老花匠像拎著一頭剛被宰割的小豬,抓著枝條拖著它走到那個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臘梅的根須仍帶著一團(tuán)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獨立了的臘梅帶著一團(tuán)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臘梅瘦骨嶙峋(lín xún)地立著。它會死嗎?
晚上,雷電大作,大雨下了個透!翌(yì)日,那株臘梅僅剩的幾片葉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綠的。又過了幾天,葉子還是綠的。又長出了幾片新葉。又抽出了幾條新枝……
臘梅新生了!
盡管它比那一排豐滿秀美的臘梅顯得矮小,但它總算逃脫了垃圾車的劫難。人挪活!樹也挪活!會有的,會有的,在這萬花紛謝的冬天,在它的枝干上,一定依然會有臘梅花的黃色的芬芳。這里的風(fēng)景一定會如詩句所說的那樣:“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老花匠挪樹時的動作和語言非常生動,請找出來反復(fù)閱讀并體會。文章最后一句蘊含著什么意思?請你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