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姓鐵,單名一個英字,號補殘。熟人覺得我為人尚好,所以尊我“老殘”。劉鶚老兄寫的那本《老殘游記》,說的就是我——從第十二回到第十九回,寫的都是我在齊河縣城里發(fā)生的事兒。
這天,我趕到黃河大堤下邊的齊河城南門。南門上寫著巨大的“迎薰”二字,朔風凜冽,兩字斑駁。冬天天短,此時已是下午,日頭很快老得不行,掛到了西邊的樹梢子上。
我走進城門,問了好幾家客店,都說滿客。來到祥和昇客店,說還有間西屋剛騰出來,于是歡喜地住下。
飯后,獨自溜達出南城門,登上黃河大堤??匆婞S河從西南方下來,到我眼前,變成個灣子,向東折去了??茨悄厦娴纳剑粭l雪白,映著月光分外好看。一層一層的山嶺,卻不大分辨得出,又有幾片白云夾在里面,看不出是云是山。黃河中間大溜仍然奔騰澎湃,上游的冰,一塊一塊漫漫漂來,被大溜擠到兩邊,站起來,像插屏似的,很快凍成一體。
我看見兩只船,船上有十來個人,個個拿著木杵在打冰。每個打冰船上點了一個小燈籠,一面是“正堂”二字,一面是“齊河縣”三字。
列位,我腳下的這個地方,叫南壇,是古代齊河人祭祀的地方。后來祭祀成了老黃歷,就改稱了南坦。100多年后的2019年冬天,齊河縣有個叫石勇的小子,長得歪瓜裂棗,引著一幫青島文友來過這里,朝他們吹噓過我此時看黃河的情景。這小子說得基本靠譜,沒有像說書人那樣胡亂編造。最后,他們還在一塊“老殘觀凌處”的舊石碑前,拍了照留了影。
要是沒有下邊這個人,我的故事就不周全了,多虧了他。
此人叫黃人瑞——省城的朋友。他恰好跟我住同一家店,我住西屋,他住北屋,晚上他喊我過去喝酒。
早就知道,這小子是個吃喝抽玩一樣不缺的主兒。見面不一會兒,他就讓人上了道一品鍋,據(jù)說這是齊河縣城的名吃。
“老殘,這一品鍋里的物件,都有尊號,”人瑞敲著筷子,“這叫‘怒發(fā)沖冠的魚翅;這叫‘百折不回的海參;這叫‘年高有德的雞;這叫‘酒色過度的鴨子;這叫‘恃強拒捕的肘子;這叫‘臣心如水的湯?!?/p>
“你這番話,要讓齊河的廚師們聽了,他們可有得題目做了。我就不客氣了,先怒發(fā)沖冠,再百折不回……”
菜吃得昏天黑地,酒喝得頭暈目眩。就見人瑞朝外面拍了兩掌,立即聽到有人應:“知道了。”
話剛落,只見門簾一響,進來兩個妓女。前頭一個十七八歲,鴨蛋臉兒;后頭的十五六歲,瓜子臉兒。長得格外好看。
算了,我還是先不說她倆了,留到后邊說吧。但是,您千萬不要把我和老黃看成是尋常市井的嫖客。你不知,接下來我們倆在這兩個孩子身上,投入了多少菩薩心意,還結(jié)成了兩段美好姻緣哩。
“有好酒有佳肴有美人,卻獨獨缺了一樣東西,你可知道?”我跟人瑞賣了一個關(guān)子。
“我豈不知?來??!”人瑞喊家人進來。
把茶呈上來罷?!拔业棺岃F爺猜一猜,這是哪里取的水?”
我一時被人瑞猜透心思,尤其感動。便笑著說:“莫非是趵突泉的泉水?”
“差矣,如今黃河我都過不去,去哪里給你弄泉水。只是這水比那泉水要好上十分?!?/p>
“什么水,竟如此珍貴?難道是王母娘娘的瓊漿玉液?”
“說來這水,卻有一個典故。由此向北,經(jīng)過十字路口,往西,有一個定慧寺,據(jù)說是朱元璋派人建起來的,跟濟南靈巖寺號稱‘姊妹寺。這座寺建成不久,大殿的后邊,汩汩地冒出三眼水來。當?shù)厝司椭@三股水,搭成水井,每兩眼井之間,僅隔幾厘米,所以號稱‘一步三眼井。這三眼井的水,有三樣妙處:一是味道甘冽甜美;二是甭管遇到什么茶,水的味道自然遁去,讓位于茶,絕不失去茶之本色半點;三是用過它泡的茶后,會感覺心脾俱清,眉目明朗,有脫胎換骨之感?!?/p>
“如何這般神奇?”
“虧你還號稱博學,你沒聽說過這樣一首詩么?‘閱罷茶經(jīng)坐石苔,惠山新汲入瓷杯。高人慣識人間味,笑看江心取水來。這江心之水必有其獨到的妙處哩?!?/p>
“恕我孤陋,這倒沒聽說過?!?/p>
人瑞正色,為我講起了一段關(guān)于江心之水的典故。一天,御史大夫李季卿巡視江南,召陸羽前去表演茶道。問他:此處煮茶,何處之水最佳?陸羽答:江心之水。遠離世俗,最好。李季卿派人去取。軍士取來,陸羽嘗了,說:不是江心之水,是江邊之水。然后放倒水桶,倒出一半,嘗了嘗,說這才是江心之水。軍士聽了,不敢隱瞞,說出實情。確實去了江心取水,船靠岸時,灘險浪急,桶中水溢出一半,軍士懶得再去江心,又怕責罰,于是從江邊舀水湊成一桶。
“看來這河心之水也不同于河邊之水嘍?”
人瑞答:“河心之水類同江心之水。這三眼井的水,是由黃河河心下滲,經(jīng)過黃沙過濾,流到定慧寺后邊的?!?/p>
我順了他的手指,觀察這杯中之水。剛倒上的,水皮上起了一層薄薄的霧,若有若無的。所有的茶絲,像得了命令一般,全都立起身來,一副挺胸仰頭的架勢。臉湊上去,很遠,就有一絲暗香過來,還沒喝,人倒先頭醉了,正待閉目品茶,卻聽翠環(huán)說起了她家的事。
都淪落到這般田地了,我絕對不會干那種厚此薄彼為一頭兒的事兒。
你們要不信的話,可以去查查劉鶚大爺寫的《老殘游記》第十二回。我本是平原二十里鋪做“生意”的,鴇媽跟俺在那里住,結(jié)果,爹死了,媽恐怕俺們跑了,所以帶到了齊河。
其實,俺家本姓田,從前是齊東縣的財主,在齊東縣南門外有二頃多地,城里還有雜貨鋪子。前年六月初四的三更時候,趕上大風大雨,只聽到稀里嘩啦,黃河水就像山一樣倒了下來。那些村莊的人,大半都睡在屋里,呼的一聲,水就進去,驚醒過來,沒等跑出去,水經(jīng)過了屋檐。天又黑,風又大,雨又急,水又猛,人還能往哪里跑?
到了四更天,風也息了,雨也止了,云也散了,透出一個月亮,湛明湛明,那村莊里頭的情形是看不見了。只有靠近民埝的,還有那抱著門板或桌椅板凳的,漂到民埝跟前,都上了民埝。還有那民埝上住的人,拿竹竿趕著撈人。有些人得了性命,喘過一口氣來,想一想,一家人都沒有了,就剩了自己,沒有一個不嚎啕痛哭。喊爹叫媽的,哭丈夫的,疼兒子的,一條哭聲,五百多里路長。
六月十六那天,俺到城墻上,看見那河里漂的東西,不知有多少呢,也有箱子,也有桌椅板凳,也有窗戶門扇。那死人,更不待說,漂的滿河都是,不遠一個,不遠一個,也沒人顧得去撈。
可憐俺爹被大水沖走了,俺奶急火攻心,也死在這場大水上。家里的糧食和被褥,都被搶了去堵城門洞子。就剩下娘拉扯俺和弟弟討日子。后來,娘又死了,我把自己賣給了這門戶人家,弟弟才6歲,寄養(yǎng)在一位舊街坊李五爺家里。
這冷死人的冬天,鴇媽打算把我賣給剻二禿子家,剻二禿子出了名的厲害,一天沒有接到客,就拿火筷子烙人。今天,黃人瑞讓人把我接了來,也算是在這家門戶里接的最后一個買賣了。
我跟人瑞和老殘兩位,說起自己的經(jīng)歷,沒想他倆心腸那么軟,一會兒都淚流滿面。
“這孩子這么可憐,咱倆一人掏一半銀子,替她贖了身吧。”人瑞跟老殘說。
我就像在黑天半夜突然見到了一個亮燈的人家,頓時跪倒在地,天下竟然還有這樣善良的人兒?
卻聽老殘說:“這倒不難,銀子你出一半,我出一半?!?/p>
倆人為了我的事,商量了多半天,到底還是老殘菩薩心腸,他動用了官家,替我贖了身。人瑞大哥為媒,老殘哥收了我做妾,還給我改了名字叫環(huán)翠,半個月后,俺姐弟倆跟著老殘哥,坐著馬車,赴江南去了。
這還沒完,我的好姊妹翠花見我脫離了苦海,想及自身,站在黃河邊上送我時,哭得跟淚人似的。這又觸動了兩位好人的柔腸。老殘哥干脆也花錢替翠花贖了。翠花跟人瑞已有情愫,便隨了人瑞,回濟南去了。
我可以證明,老殘和翠環(huán)說的事都是真的。
你們可以查看張純《<太谷遺墨>上的劉鶚跋文》這篇文章。張純這個后生分析得很對,我在光緒十九年(1893)的“拜題”中就使用了“老殘”這一印章。比我的《老殘游記》寫作早了整整十年。所以,你就能猜出了,老殘不僅僅是我書中人物,其實他早已成為我自己的一個別號了。他身上發(fā)生的事兒,其實絕大多數(shù)就是我身上發(fā)生的,只是有些經(jīng)了我的演繹罷了。
1888年,東河總督吳大溦聽了我用水泥堵口的建議,治理鄭州黃河,12月,兩座黃河大壩建成合龍。事后,老吳上表,推薦我當?shù)绬T。我懶得當官,趁機把功勞推給了我大哥劉味青,讓他去做了官。當時,老百姓還有段鄉(xiāng)謠哩:“十堡決口八堡慌,九堡遭淹水汪汪;馬車拉來劉河官,點化百姓將口擋。”
我推辭了老吳讓我當官的好意這件事,寫進了《老殘游記》里,就變成了山東巡撫張曜聘請老殘出來當幕賓,結(jié)果,他不辭而別,偷偷跑去了曹州。其實,在告別吳大溦后,我們出了河南,來到山東、直隸,繪制三省黃河圖去了。
1889年6月到9月中旬,我仨從河南銅瓦廂出發(fā),一直走到利津縣黃河入海口。大約在7月份吧,我們來過一次齊河。就住在齊河縣城的高升客店。
光緒十九年,我37歲。那時有個選才的辦法,就是準許各省舉薦有算學或機器之學特長之人,咨送總理衙門,破格使用。山東巡撫福潤看我在算學、治河等方面有些功夫,就援引了安徽同知董毓琦的例子,把我推送到了總理衙門,以備驅(qū)策。結(jié)果,總理衙門的人說,董毓琦是由船政大臣和浙閩總督報送的,而且是奉了圣旨的?,F(xiàn)在你劉鶚僅僅是咨送,不符合成例,隨后讓我暫時回山東,等著另外奏明朝廷。
回山東的路上,再次途經(jīng)齊河城,當時是1893年1月。我住在了城外客棧里,那天晚上,心情非常沉悶,倒不是因為沒做成官,而是白白折騰了這么一大趟。在齊河,我寫了一首詩:“魄落魂消酒一卮,凍軀圍火得溫遲。人如敗葉渾無屬,骨似勞薪不可支。 紅燭無光貪化淚,黃河傳響已流斯。那堪歲月荒城道,風雨千山夢醒時?!?/p>
其實,還有好幾個人要出來講話,比如那個陪著老殘吃“一品鍋”,聽翠環(huán)唱曲的黃人瑞,他哥哥剛從翰林提拔到都察院做了御史,而且跟軍機處領(lǐng)班章京那是鐵哥們,這次老黃回濟南,就是帶了章京給山東巡撫張曜的私信,估計能干一任知府什么的。
老黃在齊河親眼看著老殘破了一個驚天動地的人命大案。齊河縣的齊東村,一家十三口被活活“藥”死,已經(jīng)埋進土了??嘀鞑铧c被剛弼那個混蛋給打死,幸虧老殘給張曜寫了信,把白子壽請來審案。最終,還是虧了老殘,他不僅到濟南抓到了真兇歸案,還跑到泰安尋到神藥,把埋了20多天的人挖出來,每人服下一粒“還魂香”,竟齊齊都活了過來。
這是以后的事,還是讓黃人瑞自己給你講罷,他講得更曲折,比我劉鶚還厲害。
石勇,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協(xié)會員,出版散文集三部、長篇報告文學三部。